文 | 徐迅雷
A
当一个人老了,什么都“不健”,往往只剩一个“健”,那就是健忘。
当时间老了,往往也只剩一个“健忘”;多大的事件,也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有多少人记得“里斯本丸沉没”事件?整整82年前的1942年10月2日早上,那艘日本征用的客货船“里斯本丸号”沉入东海海底了。
它载着1800多名英军被俘人员,从中国香港运往日本,行至舟山东部海域时,因没有悬挂任何战俘标志,于10月1日被美国潜艇用鱼雷击中,历经一天一夜后最终沉没。
船上700多名日军调防官兵都活了下来,而那1800多名英军被俘人员呢?
日军押送者的子弹横飞,东海这一带是波涛汹涌……舟山当地渔民,奋力救起了384名英国官兵。
2024年9月,一部全景还原“里斯本丸沉没”事件的中国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公映,万万没想到《里斯本丸沉没》也差点“沉没”了,影院排片不多,影片导演、制片人方励投入一生的积蓄,差点全部成了“沉没成本”。
包括我在内,无数多人无数次为《里斯本丸沉没》大声呼喊、真诚“打捞”,该片勉强算是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截至9月29日,《里斯本丸沉没》上映24天,累计票房突破3300万元。
相比故事片,纪录片的票房往往只是一个零头,《里斯本丸沉没》还在上映,区区3000多万票房收入,已获“2024年国产纪录片内地票房冠军”“2024年国产纪录片内地观影人次冠军”。
对于电影票房,如何终极拯救?业内人士估算过,《里斯本丸沉没》票房要1.5亿才能收回成本。
方励真是“砸锅卖房”,投入了所有,现在他租住在出租屋里。
不论多少亏、亏多少,方励从本质上认识到,拍这部电影,无论如何都“不亏”。因为他是在倾尽所能,“打捞”真相!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官宣海报。
电影刚一上映,在杭州的我,就和妻子去影院观看了,影厅不大不小,观众一共只有6个人。我看得泪流满面啊!
▲我在杭州一家影院观影,看到海报展板摆放在角落里。 徐迅雷 摄
整整10年前的2014年,方励做为韩寒电影《后会无期》的制片人,去舟山东极岛拍片,第一次获知“里斯本丸沉没”事件;后来,他全情投入,花了8年时间,跑遍世界上与此事件有关的地方,拍就这部纪录大片。
9月28日,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正式官宣:将代表中国内地竞逐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此前在9月25日,该片获得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最佳纪录片奖。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官宣参赛的海报。
看过的人都给出好评,所以口碑爆棚,豆瓣评分9.3分,淘票票评分9.6分……
这样的电影如果都“沉没”,那就是罗刹国和罗刹国的沉没。
B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在1941年、1942年,处于极其艰难的时期。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12月25日,香港沦陷,那天成为了香港“黑色圣诞节”,大批驻港英军被俘。
1942年9月27日,日军把关押在深水埗战俘营的1816名英军战俘及眷属,押上了“里斯本丸”号,开往日本。随船还装载着700多名调防日军,以及大量从香港等地搜刮来的财物。
这艘“里斯本丸”号船,全长136米,宽约18米,载重量是7152吨,它原本是一艘大客轮,跑美国的,1940年在巴西被改装成货轮之后,被日本军方征用。
▲“里斯本丸”老照片。
整个运送过程中,日军严重违反作为国际人道主义法重要组成部分的《日内瓦公约》。
所有被俘英军,被塞进最底下的3个货舱,并且封死了出口。靠近船头的一号舱,关押着皇家海军;中间的二号舱中,是皇家苏格兰团、米德尔赛克斯军团、皇家工程兵、皇家信号兵团、皇家医疗队;船尾的三号舱里,是皇家炮兵团。
这是“地狱之船”。拥挤不堪的船舱里,没有空间,没有光线,也不知道时间,汗水、体味、呕吐物和排泄物令人透不过气来,比“动物园”还不如。
三号舱的船尾是被鱼雷击中的位置,漏水情况最为严重,战俘们整夜轮流拼命泵水,筋疲力尽……
在轮船沉没过程中,日军官兵几乎是“零伤亡”撤离,在被前来救援的船只接走时,不顾英军战俘的抗议,用木条和帆布钉死了所有舱口。4名英国军官几经努力爬上甲板与日军交涉,日军士兵当场开枪打死一名英军中校。
军人是不能坐以待毙的!二号舱的英军将士,率先拼死自救,破舱突围;在几名看守日军疯狂的扫射中,部分英俘跳入大海……
▲“里斯本丸”沉没手绘稿。日本战俘营里,一名美军战俘根据幸存者描述画出素描图,这幅图后被藏在一支竹筒中多年得以保存。
这就是大的历史背景,只是现在关心这个历史事件的人确实不多。像《辞海》都没有收录有关“里斯本丸”事件的词条。
幸好还有一个方励。
方励,1953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著名制片人、监制、编剧,北京劳雷影业有限公司总裁,曾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欧洲艺术奖”等许多国际奖项。他是许多知名电影的制片人,如《苹果》《观音山》《后会无期》《万物生长》《乘风破浪》等。
2016年,他担任联合出品人的“超级经典”剧情片《百鸟朝凤》上映,也遭遇“口碑好,排片少”,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引发广泛关注。
韩寒担任编剧及导演的《后会无期》当年很成功,票房超过6亿元。“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这是韩寒为《后会无期》所写的主题歌歌词,邓紫棋的演唱精妙到位,动听感人。当“里斯本丸”这艘船,沉入东极岛那片海域的海底,于是成了一个“谜”。
好在方励由此和“里斯本丸”结缘,而且“有缘有份”,从而成了21世纪的“孤勇者”,他进入了“准公共领域”“半公共领域”,他要去寻找沉船,拍摄纪录电影。
如今71岁的方励,依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他不喜欢“养生养老”这些俗词,他说,“惜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折腾”;在他看来,人一辈子只活3万多天,“能投胎成人多幸运,就得活得精彩;少听点世俗的无聊杂音,多听听自己的心声,有什么心愿赶紧去实现,不要管什么成功失败”。
C
方励拍纪录电影,不是人家做事情他来拍摄,而是自己全身心投入去做事,同时拍摄记录,他不仅是纪录电影的导演,更是整部电影的主角。
他带领他的团队,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寻找:
一是寻找沉船的位置。相比于“泰坦尼克号”,公众对“里斯本丸沉没”事件所知非常有限——1912年,英国巨型邮轮“泰坦尼克号”因撞冰山而沉没,致死1500多人,尽人皆知;1949年,由上海驶往台湾基隆的客轮“太平轮”因撞船而沉没,致死近千人,知者亦不少。而“里斯本丸”沉没在哪里?
电影一开始,就是他们团队在茫茫大海里找沉船。古往今来,大海里沉船有不少,可要找对找准,不能张冠李戴。好在方励本身是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和海洋调查装备技术的,已历时40年,有职业优势,而他做电影倒可以说是“半路出家”。
30°13′44.42″N 122°45′31.14″E——这是出现在《里斯本丸沉没》电影及海报里的醒目的坐标,就是方励他们花了半个月才找到的沉船准确位置,北纬和东经的度、分、秒,一清二楚。
▲电影海报上醒目的沉船坐标。
▲方励团队探测到的沉船“里斯本丸”的声呐图像。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8月18日,香港明星水下探索队一行8人,来到东极海域,要到中街山列岛青浜海域探测“里斯本丸”。等到8月21日,海洋状况稍好,探索队中吕颂贤、黄奋大、陈良宝3人,身背氧气瓶,携带水下摄像机和照相机,终于下潜到“里斯本丸”沉船一带的深海,进行了探测。吕颂贤下潜到了18.1米,整个水下探测时间约15分钟。但水下潮流很急,18米以下漆黑一片,没能看到沉船。
吕颂贤是香港影星,在香港新版《笑傲江湖》中扮演令狐冲;他也是“水下蛟龙”,是国际潜水教练专业协会教练,他曾说,“我的主业是潜水员,业余爱好是表演。”
行动比发现更重要。当地发行纪念封一枚,以纪念这次水下探索的特别行动。
▲行动比发现更重要:吕颂贤下水探索“里斯本丸”沉船。
二是寻找当年英军战俘及遗属。“你在哪?寻找‘里斯本丸’英国战俘遗属。”2018年7月,方励靡费巨资,在英国《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和《卫报》上刊登整版广告,寻找“里斯本丸”遇难遗属。
▲网络自媒体展示的《每日电讯报》的整版封底广告。
方励在英国和加拿大找到了“硕果仅存”的2名英军幸存者,都进行了最后的面对面访谈。
先是在英国找到了丹尼斯·莫利,当时他已99岁。方励觉得这远远不够,于是斥巨资在英国三大报纸登了两个月的寻人广告。最终,收到了380多个亲历者家庭的回应。
▲找到幸存老兵,访谈感人至深——方励与丹尼斯·莫利。
很意外,方励找到了另一位幸存老兵威廉•班尼菲尔德,时年98岁,生活在加拿大山区——他正是被中国渔民救起的英军,也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探访威廉•班尼菲尔德时,方励没有一开始就直接谈那些噩梦般的痛苦记忆,而是和他聊部队里的趣事。班尼菲尔德是个很乐观旷达的人,有着英国式的幽默。他说,他过去是持马克沁重机枪的枪手,方励知道这是一种水冷机枪,就问他:“枪管假如没水了,你们怎么办?”班尼菲尔德乐了,说:“我们撒尿!”
▲方励访谈威廉•班尼菲尔德。班尼菲尔德乐观、旷达、幽默,挺可爱。
“在世的老人都快百岁了,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方励深切地说,“我们一路倾听、一路发现,一路深受震撼。摄像机几乎一刻不停地开着机,生怕遗漏某个瞬间,让历史从我们指尖溜走。”
当电影上映时,两位幸存者都已经辞世了。最后辞世的是丹尼斯·莫利,于2021年1月3日告别了这个悲喜交集的世界,享年101岁。
这,就是方励的最后的“拯救”,如果再迟一点,那什么影像都留不下来了。
方励说,最令他感到心碎的一次采访,是面对83岁高龄的罗恩·布鲁克斯,罗恩的父亲,当年是英国皇家炮兵团香港赤柱炮台的主炮手,他随“里斯本丸”遇难时,在香港被俘期间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仍在邮寄途中……
同时,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寻找,从电影里一直延伸到电影之外,那就是寻找香港的美丽女孩梁素琴(音译,Leung Sou Kam),她来自厦门,在香港和英国士兵约翰·韦弗相恋;约翰·韦弗在“里斯本丸”事件中遇难,他俩演绎了一个“天花板级别”的爱情故事。约翰·韦弗的外甥女等家人,一直都在寻找中国舅妈“梁素琴”,82年不曾放弃。
影片在中国上映后,他们再次发出寻亲请求,希望借助中国观众的力量找到她。全网寻找的“梁素琴”,终于找到了!中秋节当天,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官微发布了消息。她的原名叫梁秀金,但遗憾的是,已于1997年因子宫癌在厦门鼓浪屿去世。电影里将她称作“梁素琴”,这是广东话发音,和闽南话有点儿像。
梁秀金出生于1922年,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会说广东话、英语、闽南话等,游泳很厉害,还曾加入过排球队。尽管当年生活窘迫,接到约翰遇难的消息后,她还是将抚恤金留给了约翰的家人……
▲老照片:梁秀金与约翰·韦弗。
此外,方励还到日、美等国,寻找里斯本丸亲历者家属。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方励特意去日本寻找采访这艘沉没商船的船长——日本人经田茂。在香港军事法庭的审判记录中,船长的陈述有一点触动了方励:经田茂提到,他有过自杀的念头,因为他也不愿意把1816名战俘钉死在底舱,但他觉得自己是在枪口之下,只能执行。他还想过把自己绑在栏杆上,随船沉下去,但还没来得及实施,船就沉了。
但是要想在日本找到船长经田茂或他的亲属,这也太难了。最后想到请侦探社出动,才成功找到他的儿女。方励发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里斯本丸”的事情,只知道父亲坐完牢之后回到家,郁郁寡欢,整日抽烟,两年后就因肺癌去世了……
▲在镜头前,经田茂的女儿接受方励采访。
多年来,方励共找到380多位亲历者后代,先后面对面采访了130多人,收集了上万张历史照片,从而完整拼凑出那段历史。
伦敦时间2023年8月15日下午1时,《里斯本丸沉没》在英国电影学会放映厅超前点映。幸存者家属哽咽发言:“我要把中国人的善意告诉所有人!”
三是寻找当年救援英军战俘的舟山渔民。2024年8月23日晚,《里斯本丸沉没》在舟山普陀东极举行首映礼,以跨越82年的历史回响,向救援英军战俘的渔民们致敬。
东极,即东边之极。东极诸岛,风光旖旎,被称为“碧海映天鸥,和风荡渔舟;湃浪抚礁诸,魅力东极洲”。
▲《里斯本丸沉没》在东极举行首映礼。
当年东极岛上这些以打鱼为生的普通百姓,是划着自己的小舢板去救海里遇险的战俘的,全然不顾自己的生死。
那一条条出海救援的小船,就是一艘艘诺亚方舟!
出海救人,这是天赋人性。方励说,“他们觉得这是我们该做的,海上有生命遇难,就要去救援,是人之常情。从来没有人说过‘伟大’这两个字。”
中国渔民的进场,让日军不得不停止扫射,因为这场大屠杀出现了见证者。384个幸存者因此被渔民救起。
参与救援的渔民,多达255名,其中有一些是女性渔民和未成年的孩子。方励寻访的亲历者,仅剩一位,他叫林阿根,时年94岁。参与救援时,林阿根,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少年郎。
没想到,在纪录片摄制过程中,在2020年8月6日,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林阿根去世了。方励为此专程飞到舟山,护送老人的骨灰回到青浜岛上的故居。许多盟军战俘的后人发来了唁电:“他为世界留下的遗产,包括勇气、英雄主义,和一个人在面对人类最恶劣暴行时所能施予的善。”
▲方励(右)与营救英军战俘的渔民林阿根(中)。
被救上岸的幸存者,得到了渔民们的悉心照顾。当时东极岛只有一千多居民,常年半饥半饱,自己生活都很艰苦,为安顿照顾这么多衣不蔽体的战俘,岛上居民们家里有点什么好吃的、可穿的,都拿出来了。1948年定海县东极乡公所的调查报告上这样描述:“两岛居民目睹被难英人不惟单衣淋漓、甚有赤体者多人惨状,渔民自动分赠衣衫、棉衣、滚水、饭食,并为之安宿。”
日本鬼子很快登岛来了,挨家挨户进行地毯式搜捕,殴打中国渔民,勒令不得隐藏英国人。大部分幸存者都被押走了,最后运到了日本。只有法伦斯、伊文斯和詹姆斯顿3人被神奇地隐藏下来——他们被渔民藏匿于海边一个“小湾洞”中而得以脱险,最后辗转来到重庆,率先将“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日寇屠杀战俘的暴行公诸于天下,也让世界人民开始知道浙江舟山东极岛渔民海上大营救的壮举。
由此留下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伊文思、法伦斯、詹姆斯顿3名获救者与中国军民在舟山合影——汉人洋人,特色鲜明,然而一个个都相貌不凡。
▲1942年10月中旬,伊文思、法伦斯、詹姆斯顿3名获救者,与中国军民在舟山合影。 (舟山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图片)
在电影里,方励特意去探访了海边巨石之间的那个“小湾洞”——当地人俗称“小顽洞”,它由乱石自然堆积而成,三面临海,外观十分隐蔽,外人不知洞口所在……
就这样,方励以电影导演、历史探寻者、海洋科学家三重身份,以“八年抗战”的精神,历尽艰辛,完成了这部非凡的纪录电影。
至于沉船中发生的故事情节,只能用现代的虚拟影像——三维动画,外加口述,来进行高度还原,有强烈的视听压迫感,让观众直接感受那“死亡体验”。
D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发生后,“封锁消息”成了日本军方的“必须”,所以本地媒体都没有报道该事件。背后主因是:1937年11月12日和1939年6月23日上海、定海相继沦陷后,《申报》和《定海民报》等地方报纸都被日伪控制,日军对所有宣传工具都实行了军管,规定凡政治、军事、文化与新闻都必须为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服务,对不利于日本的文章,一律查禁封杀。“里斯本丸”被击沉,对于“皇军”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不报道是其首选。
追溯那段沉痛而沉重的历史,此前主要局限于历史专家学者、地方文史研究者。这段时间,我收集了部分研究资料。其中有:
《大海作证——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资料汇编》,由舟山市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历史研究会等编著印制,属于2006年的内部出版物,内容比较丰富。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研究》,唐洪森、田庆华、欧阳城旺合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这是学者教授的严肃著作。
▲学者所著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研究》一书封面。
《普陀潮·“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专刊》,2010年第八期,普陀海洋文化研究会编纂,资料比较详实。
《东极之光——“里斯本丸”事件纪实》,阎受鹏、孙和军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这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以文学的笔法,全景再现历史事件。
普陀区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的《普陀文史》,在2017年5月总第15期刊载了一篇《香港老报纸里的“里斯本丸”报道》,这是比较珍贵的史料。文章整理了1946年香港《大公报》《工商日报》等媒体,对香港提审日本战犯的有关报道,以及1949年港督葛量洪在皇后码头举行仪式,奖赠舟山渔民一艘机动渔船等新闻。那艘作为奖品的机动渔船,当时价值1.6万元港币。
总体而言,这些文史类作品传播的时空还比较有限。
200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浙江省档案馆于4月1日首次公开披露了一组形成于57年前的珍贵历史档案。当时媒体有宣传,让部分关心的人知道了那段历史。
这组长期保存在特藏室内的档案,编号为L030—236,是英国驻华大使馆于1948年与中国外交部的往返信函、中国外交部写给浙江省政府的一封快信、舟山东极乡送呈的一份关于救助英国战俘的详细经过等。中国外交部的快信,是要求浙江省核查一下,舟山东渔父岛上渔民“是否确曾在1942年10月2日救助‘里斯本丸’号上之遇险英俘”。
有关“里斯本丸”的这些档案,因其珍贵性和稀有性,在2010年2月入选第3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档案中的这份呈文,由当时的定海县东极乡公所递交。
2008年,电影故事片《东极拯救》出品,以东极渔民勇救英军战俘事迹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这个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遗憾的是,这部电影的影响不是很大。
产生空前影响的,就是现在方励这部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公映。
让“沉没”不沉默!
“大量史料搜集、实地调查、走访对话、模拟动画被有序组织到一起,作为纪录片来讲非常扎实。”有位网友评价,“历史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每一个死亡人数背后都是家人朋友的永久性伤痛。片中精选出的故事、讲述都很让人唏嘘,影片风格也从最开始的冷静记录到后面越来越感性,和方励的个人特质融合到一起……”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片尾长长的“参与里斯本丸沉没救援英军战俘的中国渔民”255人名单。在这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面,片尾给出的各类名单,放映时间非常长,我一直把放映的全部名单看完,才含着泪光,离开影院。
▲片尾长名单,意味深长。
可以相互印证的是,今年9月3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首次对外公布了2590名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相关信息包括英烈姓名、职务、牺牲时间等。他们就是“飞虎队”啊,这些英名,曾于1995年和2015年分两次镌刻在馆内的英烈碑上。
E
“只有不择手段的邪恶,没有不择手段的正义。”
历史学者易中天说,“《里斯本丸沉没》把我看哭了”。他评这部电影:“沉没的是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挺立的,是正义和善良。正义是不分国界的。善良是不分人种的。天生的、不假思索的善良,就叫天良。”
方励说,如果《里斯本丸沉没》有利润,将悉数捐出;如果负债,“我还没死,债可以慢慢还”。这,就是天良。
我不免要感慨的是,那些天天在网上“逢日必仇”“逢美必反”的爱国人士们,碰上这部有可能让他们爽一下的纪录电影,怎么也不去买票观影支持一下?
有的人价值观荒谬,从立场出发,而且是从固有的极端立场出发,占领伪道德高地,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还自以为是,那就是典型的“罗刹国”思维、“爱国贼”行动。他们不知道,“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
大海作证!方励就是一个爱人类、爱世界的理想主义,为此他可以不顾现实的一切困厄,义无反顾地出发。
大海作证!2005年8月18日,“里斯本丸”号沉没的63年后,英国老兵查尔斯·佐敦携妻子和两个儿子,以及两位遇难者家属来到东极岛,进行祭奠。他与当年的“救命恩人”、渔民陈永华紧紧拥抱的照片,成为经典照片,将这段历史定格。
大海作证!2019年10月20日,多位年过耄耋的英国老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舟山东极岛,在“里斯本丸”号沉没的海面,抛下鲜花,祭奠亡灵。
▲2005年8月18日,幸存者查尔斯·佐敦回到舟山东极,与渔民陈永华紧紧拥抱。
▲2019年10月20日,多位英军战俘后代,来到沉船坐标海域,抛洒鲜花,祭奠亲人。
大海作证!“我们的情谊,不以山海为远!”……台湾歌手张雨生演唱的《大海》在我耳边响起:“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
大海作证!侵略者会偷走很多东西,但他们永远偷不走世界的未来!
(作者系《日本华侨报》专栏作家、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特约评论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