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立法会选举|各界:候选人论坛亮相展风采 更要勤力落区听民意

多位接受点新闻访问的政界人士说,政府举办的选举论坛在展示候选人风采的同时,可以加强市民对候选人自身及其政纲的了解。现时距离投票日不足一个月,候选人在选举论坛亮相之后,更要勤力落区,主动与选民接触,增进选民对候选人的熟悉和了解,便于优中选优。

第八届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12月7日举行,政府自昨日(11日)起至本月底一连举办39场2025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方便市民更好了解选举及候选人的政纲和理念,投出手中的重要一票。多位接受点新闻访问的政界人士说,政府举办的选举论坛在展示候选人风采的同时,可以加强市民对候选人自身及其政纲的了解。现时距离投票日不足一个月,候选人在选举论坛亮相之后,更要勤力落区,主动与选民接触,增进选民对候选人的熟悉和了解,便于优中选优。

王国兴:发言要有温度 必须亲身接触用心调研

曾经在多场选战上阵的前立法会议员王国兴指,作为候选人,需要频繁落区,提升知名度,目前距离立法会选举投票日只有3个多星期,时间紧迫。他分享参选经历指,不同时段接触的市民各有特色,例如,早上及下午繁忙时间有较多上班上学一族,中午就以家庭主妇及退休人士为主,部分社区如东涌亦要考虑机场员工的当值时间等等,“以前仲可以同时间慢慢长跑,依家直头系百米短跑,每一秒都十分之宝贵”。

王国兴举例指,很多社情民意需要候选人亲身接触、仔细聆听,例如,有候选人提及经济转型期有店铺空置,亦有人讲述工友遭到无良雇主剥削,需要完善机制,这些声音都是经过用心调研的,“只有这样,候选人嘅政纲同发言,先有血有肉,先可以触动群众。”他认为,本届选举吸引很多青年才俊参选,他们愿意投身到更高层级的议会发声,有助推动立法会年轻化,对香港而言,绝对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好消息。

蔡素玉:选举时间紧迫 新人须想方设法突出自己

同样有多场选战经验的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蔡素玉则指出,以往候选人有较多日子准备,而本届选举由提名期到投票日的时间较短,对知名度较低的新人是不利的,应寻找机会,突出自己,避免给人印象模糊的感觉。被问到有何建议,她直言,需要候选人各显神通,增加接触面,“以前要完全靠人面对面,现在有社交平台和软件支援,甚至有人工智能和机械人,方式方法都完全唔一样。”

蔡素玉认为,每种选举模式各有优缺点,以前持续时间较长,对候选人、助选团队以至市民,都是一种另类的煎熬和折磨。例如,主角要花费大量时间出席大大小小的论坛及活动,居民经常被人拍门拜访、在重要的交通出入口被人频繁轰炸,她直言自己“去到后期,已经成个人散晒”。她特别提及,过往接触专业团体和社团的经历,尤其是代表们提出的地区问题、解决方案与建议,都变相帮助她日后的议会工作,重申候选人落区聆听意见是十分重要。

汤家骅:资讯发达反而讯息杂乱 有时老老土土效果最好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本届选举有许多新人参选,尽管当中不乏资深区议员,但立法会涉及更大的服务范围,需要候选人有一定的时间投入,累积知名度,让选民认识自己。被问到3个多星期是否足够,汤家骅直言,对比改制之前,直选选区由5个增加至10个,范围没有以前大,形容“以前跑新界东,真系西贡跑到上水”,“只要由今日起,认认真真,全力以赴,时间仲系足够”。

汤家骅分析指,参加选举论坛固然重要,候选人亦不能忽略落区体察民情的重要性。他直言,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候选人有很多方式接触市民,反而讯息太多、太杂乱,“有时老老土土,效果最好,要令到市民看到、听到、感受到你的工作,对方自然会对你有信心,愿意投下信任一票”。

傅健慈:候选人切忌纸上谈兵 要走进社区聆听真实民意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法学教授傅健慈表示,立法会选举临近,候选人时间紧迫,更需积极走进社区,聆听真实民意。香港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市民对民生议题的关注日益迫切,纸上谈兵难以回应社会期待。候选人应主动深入屋邨、街市、小店,与市民面对面交流,从基层角度掌握社会脉搏。

傅健慈说,当前最需关注的议题包括房屋短缺、安老服务不足、青年向上流动困境,以及地区设施老化等民生痛点。这些问题不能单靠议会辩论解决,必须通过持续落区,了解地区最真实的实况,才能提出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强调,候选人应以行动证明,自己不仅是选票的争取者,更是民意的实践者。唯有扎根社区,才能让政治回归服务市民的初心和本质,增强公众对议会的信心。

(点新闻记者王俊杰报道)

责任编辑:王兰兰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