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轮播图 / 正文

维护国安条例一周年 市民幸福感提升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在去年3月23日正式生效,至今踏入一周年,不仅进一步筑牢香港的国家安全防线,有力保障社会的稳定繁荣,还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最新国家安全专题展览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昨日向公众开放。\大公报记者黄洋港摄

“今日,是香港的历史时刻,是香港等待了26年8个月零19日的历史时刻,是特区第六届政府和第七届立法会终于共同完成光荣使命的历史时刻,是香港特区共同谱写光荣历史的骄傲时刻。”去年3月19日,立法会以89票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条例》)后,行政长官李家超激动地说。

《条例》在去年3月23日正式生效,至今踏入一周年,不仅进一步筑牢香港的国家安全防线,有力保障社会的稳定繁荣,还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条例》有效遏制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深化了市民的国家安全观念,推动“一国两制”实践平稳致远。\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

香港回归以来,反中乱港势力长期利用本地法律漏洞,以“言论自由”为幌子煽动分裂、勾结外部势力。2019年黑暴乱港,抢砸烧祸害市民,冲击立法会、污损国徽等,公然挑战“一国两制”底线。2020年中央果断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迅速平息乱象。2024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通过实施,为促进良政善治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有效防范制止危害国安行为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指出,由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构成的“双法双机制”秉承法治原则,通过互相衔接、兼容、互补,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陈勇告诉大公报记者,《条例》历史性地补齐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短板,至今依然振奋人心。他强调,过去一年来,《条例》与香港国安法共同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防线,不仅保障了“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助力香港专注经济发展,更充分印证了只要同心同德,持续履行维护国安重任,定能为国为港谱写更璀璨的光荣新篇章。

陈勇指出,特区政府在外力干扰下,依据国际人权公约的国际标准成功立法,过去一年依法处理多宗案件,展现了法治精神。他特别提到去年9月,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后首宗煽动案判刑,说明任何人危害国家安全、煽动社会仇恨,都难逃法网。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指出,《条例》全面实施,标志着特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系统化升级,更与香港国安法形成制度闭环,实现“全链条覆盖”。这项重要立法不仅是抵御风险的“护城河”,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加速器”,为特区长远繁荣奠定法治基石。

吴秋北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香港需以系统思维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建设:在执法层面强化部门协同机制,建立跨境情报共享网络;在司法层面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提升法律适用精准度;在社会层面深化官产学研联动,将国安意识融入城市肌理。唯有持续筑牢安全根基,香港才能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更好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现新飞跃。

形成“双法双机制”制度屏障

“国家安全如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吴秋北强调,《条例》立法的周年实践证明,法治利剑既能斩断危害国安的黑手,亦可开辟高质量发展的通途。在安全屏障的守护下,香港定能在“一国两制”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新的传奇。

广东省政协委员、大律师吴英鹏表示,《条例》有效填补了以前香港法律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漏洞,落实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覆盖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七类罪行,与香港国安法形成了“双法双机制”的制度屏障。《条例》的实施对香港法治的提升具有多重积极作用,例如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可以强化香港的法治基础,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条例》的实施提高了市民国家安全意识与守法观念,危害国安行为大幅减少,社会秩序明显改善,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