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陈仲尼:善用优良营商环境 着力变革创新

如今,香港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金融等高增值行业快速发展,创新产业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传统行业面临需要加速升级的挑战。

文|陈仲尼

特区政府上月底发表的《香港营商环境报告:一国两制 独特优势》,胪列一系列数据与事实,突出香港在全球复杂多变的格局下所展现的强劲经济韧性。香港目前虽然面对不少挑战,但也有不少机遇,香港社会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拥抱变革的心态,务求将经济进一步推向高峰,增添市民的幸福感。

经济数据向好 增投资者信心

世界局势变幻不断,目前出现的逆经济全球化、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矛盾继续恶化。尤其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中国以至全球实施关税战贸易战,破坏原有的国际秩序。面对如此局势,香港经济难免受到冲击,甚至令一些人对香港前景产生忧虑。

今次这份报告分两个章节,第一章阐述香港背靠祖国的优势,联通全球商机,是企业投资首选地;第二章阐明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领导和指导下,全面贯彻“一国两制”,坚决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且提出政策吸引资金、汇聚企业、吸纳人才。

就以笔者熟悉的金融业为例,报告列出,继去年恒生指数上升18%,今年年初至今上升超过25%,股市首半年每日成交额上升120%,至约2,400亿元。其他统计也显示,截至上月中旬,本港已经有52宗首次公开招股,共集资逾1,200亿元,按年上升6倍,反映国际投资者对香港信心正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证监会上月公布的《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底本港资产管理总值超过35万亿元,按年增加13%。

报告又提到,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数目去年大幅增长约一成,总数近万间,初创企业数目接近4,700间,两项数字均创历年新高。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引进84间重点企业来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当中包括市值或估值过百亿元。投资推广署两年多以来协助超过1,300间内地和海外企业在港开设或扩展业务,带来超过1,600亿元投资。同时,企业落户香港亦带来人才,截至今年6月,透过“高才通”等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近50万宗申请,其中,近33万宗已获批,近22万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拥抱变革氛围 支持传统产业升级

香港取得这些成绩,除了自身所具有的简单低税制、自由港等优势条件外,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对香港来说同样重要。事实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保持独特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央亦透过一些惠港措施,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坚定支持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制度,都对香港稳定发展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

为平息修例风波,中央果断出台实施香港国安法,推动香港实现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积极转折,不仅保障了市民的基本自由与人身安全,更为企业与投资者提供了安心发展的营商环境。正如报告所言,“国安法的实施让香港重建安全稳定的环境,不仅保障了市民大众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让香港成为更吸引国际资金和投资的安全港。”

如今,香港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金融等高增值行业快速发展,创新产业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传统行业面临需要加速升级的挑战。此次报告对香港营商环境作出全面精准分析,增强社会各界对香港前景的信心,引领各行各业认真思考如何以虚带实,积极面对改变、拥抱创新,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让市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增加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