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
北京 14度
繁体版
搜索
简
全部
香港
国际
资讯
财经
观点
文化
旅游
更多
艺术
图片
视频
艺术
图片
视频
24h热榜
1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推出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网页
2
香港教育局将设突击巡查小组严惩“借壳办学”
3
澳中科技创新联盟在悉尼成立 打造跨国合作新枢纽
4
通缉犯钱宝芬被政府终止退休金 国安处:回港自首才是唯一出路
5
第十届 “海科杯” 海外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大赛香港赛区赛事圆满结束
6
金融业反洗黑钱研讨会2025 周一鸣:各界须群策群力继续加强打击洗黑钱
7
月壤等“国宝级”展品亮相 科学馆三航展览迎第10万名参观者
8
今年来中国雨量排行榜出炉 香港将军澳登顶
賣樓花
1953年,商人霍英東一改以往房屋先建後售的歷史,在香港油麻地新建樓盤時,號召民眾先交定金,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房,被稱為賣“樓花”。霍英東還首創“公共契約”的形式,即每個業主買樓時,都要簽訂一份關於承擔共同責任和費用的公契,包括將來樓房倒塌時,每個單元折回若干地皮,可以按買樓時的價錢多少來攤分。後來在香港普遍推行的業主立案法團,便是在公共契約上發展起來的,業主權益賴以保障。
掃一掃·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