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将公开 对港澳台有特殊规定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落实宪法规定,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即将于6月26日至28日在京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审议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为什么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该法有什么重要意义?该法将规定哪些主要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6月25日在记者会上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臧铁伟指出,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要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落实宪法规定,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据介绍,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草案深入总结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经验,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着力点,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遵循爱国主义教育规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二是,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原则和教育内容。三是,规定了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各有关方面面向不同群体和对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四是,对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设施及平台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规定。五是,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持保障措施。

草案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代表性人士、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针对性规定。

草案还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制作、传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网络信息,开发、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生动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特别是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和建议。河北正定、天津小白楼、重庆沙坪坝、江苏昆山、广东江海等联系点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工作为契机,深化推进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征集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好法律草案,宣传阐释好法律规定,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臧铁伟说。

(综合微信公众号“法治日报”、星岛环球网)

责任编辑:Devin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