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7日电 日前在香港水域死亡的布氏鲸已完成解剖。渔护署表示,今日(7日)会将部分鲸鱼尸体在万宜水库西坝附近就地掩埋,待尸体自然腐化后,运至海洋公园作研究用途,并希望将来把鲸鱼尸体制成标本,用作保育教育。
渔护署表示,经咨询相关专家和参考了一些处理鲸鱼尸体的方法后,经解剖后的鲸鱼尸体将就地在万宜水库西坝附近掩埋。渔护署工作人员掩埋鲸鱼尸体时,会采取合适处理程序,确保整个过程符合卫生和消毒要求,以及合乎环境保护原则。待尸体自然腐化后,会运至香港海洋公园作研究用途。
渔护署强调,过程中会使用机器和化学物品,呼吁市民不要到附近观看,以免发生危险。
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指出, 特区政府可参考外国做法,使用伤害性较小的化学物质,并在尸体掩埋和自然腐化的过程中做好监察,留意会否释放有毒物质至附近地区,以及会否出现异味,降低对附近生态环境和市民的影响。有需要时,要做好区域暂时封闭的工作。
至于自然腐化过程需时多久,郑家泰指要视乎天气等因素,最少要以月计,甚至一至两年时间。期间,研究人员亦可能要挖出部分鲸鱼骨,检视尸体腐化进度。
对于署方希望将鲸鱼尸体制成标本,进行保育教育,郑家泰认为,如果可以向公众展示鲸鱼骨架是好的教育机会,建议可同时分享验尸报告中提及的死因、从此次事件中汲取的经验,以及外海鲸鱼进入香港水域时面对的威胁等,提高市民对海洋生物的保育意识,有助日后改善保育海洋的政策。
香港西贡海域日前罕现鲸鱼出没,吸引不少市民出海追鲸,惟之后,鲸鱼被发现背部有伤痕。7月31日,香港警方接报指牛尾洲以南海域发现鲸鱼尸体,疑为近期出现在该海域的鲸鱼。渔护署人员及专家其后对尸体进行解剖及调查死因。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