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文化 / 正文

百年江夏堂迎百名台胞祭祖 时隔三年台青感慨万千

“两岸黄氏宗亲家人团聚在一堂,特别感动,那种感觉真的很棒。”来自台湾台中的“85后”黄浤筵24日再次回到厦门江夏堂,时隔三年乡情犹在,临近传统中秋佳节,黄浤筵心情颇为激动。

中新网厦门9月24日电 (记者 李思源)“两岸黄氏宗亲家人团聚在一堂,特别感动,那种感觉真的很棒。”来自台湾台中的“85后”黄浤筵24日再次回到厦门江夏堂,时隔三年乡情犹在,临近传统中秋佳节,黄浤筵心情颇为激动。

来自台中、金门等地的近百名黄氏宗亲当天走进江夏堂,携手两百多名厦门黄氏代表共同参加祭祖仪式。始建于1910年的厦门江夏堂是清朝光绪六年武状元黄培松奉旨兴建的黄氏大宗祠堂,曾为闽海关旧址,清末民初,数万名黄氏子弟从这里出发前往台湾、下南洋讨生活。

“我20多岁就开始参与宗族事务。人毕竟有根,要牢记血脉的源头,祭祖既是慎终追远,也是两岸宗亲联谊的好时机。”年过花甲的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创会会长黄奕展,数十次前来江夏堂参与祭祖,对仪式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作为主祭,厦门江夏堂文物保护管理站理事长黄伟煌忙前忙后,仪式上他还不时招呼老熟人、新面孔,宛如家人聚会。“我们江夏堂中秋祭祖除了举行传统古礼的祭拜,仪式后两岸宗亲还会汇聚一堂,参与中秋博饼。”黄伟煌表示,江夏堂是海峡两岸黄氏宗亲共同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都欢迎台湾宗亲“回乡”祭祖。

隆重的祭祖仪式后,江夏堂内外摆起了35桌宴席,中秋博饼随之开始。在两岸黄氏宗亲的欢声笑语中,骰子落到碗里的清脆声音此起彼伏。中秋博饼习俗源于福建厦门,由郑成功发明,博饼是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博饼习俗由家庭游戏发展为亲友之间乃至社会群体的游戏,盛行于厦门、金门、泉州和漳州等地。

黄浤筵2013年就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江夏堂祭祖。“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才会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十年前黄浤筵还未结婚,如今已成家生子,“未来我也会带小孩来江夏堂祭祖,一代传一代很重要。”

责任编辑:吕泽鹏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