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3日電 題:清華原創話劇《馬蘭花開》走進香港校園反響熱烈
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一帆
10月2日晚,清華大學原創話劇《馬蘭花開》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上演,所有演職人員多是清華在校學生,還有部分教職工。當晚演出現場座無虛席,反響熱烈。
今年是《馬蘭花開》首演十周年,也是首次來港演出。2日晚的演出由中國科協、中國教育部、紫荊文化集團等共同主辦,清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紫荊雜誌社承辦。演出現場,隨著大幕輕啟,演員們以高度藝術化的話劇台詞及形體表達,配合聲光電效果、布景巧妙轉換所打造的演藝空間,凝練而緊湊地再現了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波瀾壯闊、身鑄國魂的一生。
學成歸國、告別家人、隱姓埋名……在“紮根蒼茫大地,深愛熱土家園……”的悠揚歌聲中,觀眾也彷彿被帶到遙遠的高原荒漠,見證半世紀前,鄧稼先如何領導中國科技工作者們在資料匱乏、缺乏試驗條件、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自力更生完成了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設計方案。“兩彈”爆炸成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國防實力和國際地位,海內外中華兒女為之欣喜若狂。
培僑中學中五生曾同學當晚與老師、同學一同到理大觀劇,現場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曾同學說,自己是文科生,不過以前就知道鄧稼先“是個很厲害的人”,今晚來觀劇也是希望多學一些課本上較少涉及的內容,並增長理科知識。她很欣賞《馬蘭花開》以話劇藝術形式再現鄧稼先生平。平日中學課堂上了解過話劇鑒賞,學校也辦過戲劇節。她認為觀賞話劇既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又有較強代入感,有助學習知識和道理。
據介紹,《馬蘭花開》自2013年首演以來,先後有近800名清華師生參與排演,至今累計奉獻94場公演,巡演足跡踏遍中國大江南北,覆蓋觀眾超過13萬人次。而本次來港演出前為了精益求精,演職團隊從8月暑假就開始利用業餘時間排練。來自香港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陳嘉誠在劇中飾演鄧稼先的同事,此次演出是他首次參加排演,他說:“很榮幸和清華同學一起回香港演出,鄧稼先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我。真心希望將這份精神傳遞給家人、朋友和更多港人。我們國家今天取得的成果是來之不易的。”
理大在讀研究生姚磊也是清華畢業生。當晚他在觀眾席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國慶假期期間的這次演出讓他覺得很溫暖。觀劇時,“我要造中國人自己的子彈”“我要找清華”“路就在我們腳下”等台詞聽得他熱淚盈眶。《馬蘭花開》首次來港書寫了清華與理大高校間的緣分,“希望今後這樣的高校間文藝交流多一些”。
姚磊還表示,自己目前在理大讀的是商科,但在這次演出前,他了解到其實身邊很多同學都知道鄧稼先其人,看來偉大人格精神的感召力是不限於專業或地域的。
本次演出劇組還在理大賽馬會綜藝館一層環廊觀眾入口處布設了專題展覽,詳細介紹了鄧稼先生平事蹟、劇碼排演歷程等內容。當晚演出前後吸引了不少人駐足閱覽。
香港演出結束後,劇組將趕赴澳門,並於10月5日在澳門大學再次上演。(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