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航天团团长:中国空间站将全球开放 盼港澳专家进驻天宫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团长林西强表示,期盼港澳航天员进驻祖国空间站。未来十年中国空间站将迈入应用与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空间站将对全球开放。

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昨在会展举行媒体见面会。

应香港特区政府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共17人于昨日访港,代表团会在香港开展为期四天的交流活动。代表团昨日首次公布由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拍摄的第一组反映空间站全构型的工作照。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团长林西强表示,期盼港澳航天员进驻祖国空间站。未来十年中国空间站将迈入应用与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空间站将对全球开放。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透露,中国空间站计划在未来打造“太空公港”模式,为到访航天器提供在轨维修等服务,并希望充分发挥国家太空实验室作用,促进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成果产出及转化。\大公报记者 魏溶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卢新宁,以及外交部驻港公署署理特派员李永胜等人昨到机场迎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昨日下午与传媒见面,并首次公布了由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于10月30日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照片,这是在轨首次获取的以地球为背景的中国空间站全貌图像,也是第一组反映空间站全构型的工作照。

载人航天“三步走”圆满实现

林西强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事业的发展历程,自1992年至2022年的30年间,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天宫一号、二号等飞行任务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前开展的12次载人载物飞行任务,令中国空间站得以全面建成。自此,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已圆满实现。

林西强表示,当前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已经从以突破技术为主的空间站建造建设阶段,进入以突出效益为主的全面应用于发展阶段。

林西强强调,中国空间站将对全球开放,并欢迎所有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及地区与中国开展合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处于筹备阶段,并与多个国家、地区的航天机构展开沟通洽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国外航天员参加我们空间站飞行任务的身影。”

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介绍当前空间站建设情况和未来计划。他表示,目前空间站在轨运行正常,在完成建造后,空间站舱内活动空间达110平方米,空间站加上停靠的神舟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总品质可达100吨级;并先后迎接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三个乘组,共计九名航天员的在轨驻留,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

展望未来,杨宏用一句话总结了主要任务:“要管好、用好、发展好中国空间站”,认为要确保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安全稳定的运行,以及太空人长期在轨的健康生活和高效工作;并充分的利用空间站航天员长期驻留及相关配套优势,持续滚动地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从而获取一大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创新发展。

“太空公港”提供在轨维修

此外,将打造“太空公港”模式,为来访空间站的航天器提供在轨维修、维护等多项在轨服务。杨宏指出,未来会持续扩展空间站的能力,包括多功能舱段、机械臂应用等扩展,满足空间科学研究和应有任务不断发展的新需求。

杨宏说,期望未来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作用,促进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成果产出,以及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使载人航天工程发挥更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服务于国家战略,惠及民生。

责任编辑:米莱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