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仪式现场。
首个涵盖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澳洲及美国科学家的“大流行病研究联盟”成立,为推动有关呼吸道病毒人畜传播的研究协作,提升新发传染病监测能力,更有效应对未来可预期的疫情暴发。
联盟由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病毒学家何大一发起,今日(4日)在香港大学举行签署仪式,联盟其他创会成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以及来自澳洲及新加坡的教授。
联盟计划发表联合研究成果,扩大研究影响,以协助提升各地防疫能力。联盟期望透过基因组测序,评估新发传染病病毒如何由动物传播予人类,加快检测新型病毒首宗人类感染病例及研发出有关的试剂、治疗药物及疫苗,希望在下次疫情期间,毋须封城或关闭学校,让公众维持正常生活。
针对一旦再次暴发新一波疫情,联盟指出,其中目标是运用快速分子测试,及时作出早期预警、适当反应及控制措施,并利用中和抗体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特定疫苗供全球使用,以降低死亡率,希望有助大众维持正常生活,毋须封城或关闭学校。
何大一表示,根据疫情历史,预计有更多新发传染病出现,其中一种可能在未来10年内导致下一场疫情。联盟候任主席袁国勇亦指,未来25年内,可能约有一半机会再次发生与新冠疫情相同规模的病毒大流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