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8日)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表示,政府将以预算约3亿元建立“数码企业身份”平台,即企业版“智方便”,目标2026年年底起逐步推出;并拨款1亿元,在未来3年为全港60岁或以上的长者,提供数码培训课程和技术支援的项目。
陈茂波指出,创科局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去年12月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的先行先试安排。首阶段邀请银行业、征信业及医疗业参与,业界反应非常正面。当局会参考首阶段试行的实施效果,逐步扩展便利措施,让两地的各行业可利用流动性更高的跨境数据,提供更多便利市民和企业的跨境服务。
陈茂波续指,为进一步便利身处香港及大湾区居民和企业使用粤港两地政务服务,政府于去年11月与广东省推出“跨境通办”专题网站,并将“智方便”与“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接。并已在广州市、深圳前海及福田增设“智方便”登记服务柜位,并于广州市推出首部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方便身处大湾区城市的香港居民和企业使用“跨境通办”服务和办理“智方便”登记。
陈茂波又说,政府将建立“数码企业身份”平台,即企业版“智方便”,让企业在使用电子政府服务或进行网上交易时可以安全、便捷地认证企业身份及核对企业签署,免却繁琐流程,减省时间及人为错误。有关预算约3亿元,目标是于2026年年底起逐步推出。
陈茂波表示,政府亦致力减少数码隔膜,推动包括长者等不同社群更广泛应用资讯科技。政府会在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拨款一亿元,在未来3年为全港60岁或以上的长者,提供数码培训课程和技术支援的项目,让他们更容易融入数码时代,得到数码科技带来的好处。首批项目预计最快于今年第四季开展,惠及至少5万名长者。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