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观点 / 正文

老蛮:【细说河南】从经济到人文的全面溃败

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河南,在现代以来却陷入了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困境,根本就无法挣脱。它所有的经济数据都令人触目惊心,它所有的社会公共事件都充斥着野蛮和荒谬,犹如一片法外之地。

河南,是中国的腹地,中华文明的摇篮。古代的“中原地区”,说的就是河南。河南的每一个地名,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洛阳、登封、开封、南阳、荥阳、中牟、颍川、汝州、汤阴、商丘……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就是数以千年计的中原文明发展史,中国人在河南学会种地、学会养蚕织布、学会建设城邦、学会冶金铸造、学会烧制陶器、学会造纸印刷,中华文明,也因此得以传承至今。然而,就是这样的河南、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河南,在现代以来却陷入了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困境,根本就无法挣脱。它所有的经济数据都令人触目惊心,它所有的社会公共事件都充斥着野蛮和荒谬,犹如一片法外之地。这,就是我现在要向各位讲述的河南,废弃的河南、堕落的河南、绝望的河南。

首先,我要给出的一组数据是河南省统计年鉴中的就业人口演变数据。我提醒各位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组数据实在是过于的令人难以置信。从2009年开始,河南省的就业人口就陷入了萎缩状态,当年度就业人口达到5949万的峰值之后就坚定的掉头向下。到2022年,已经下降到了4782万,降幅达到了19.6%。这种降幅实在是过于惊人,以至于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省可以跟河南相提并论。在全国范围来说,在就业方面排名第二烂的江西也要比河南的情况要好很多。江西的就业人口也是从2009年的2445万开始跌,到2022年也还有2193万,降幅也就是10.3%。注意,河南的这种就业人口的剧烈萎缩是全方位的,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全都处于就业萎缩状态。农业人口的萎缩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伴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村确实养不活那么多劳动力,年轻农民外出打工挣钱乃是全国性的趋势。河南的工业也处于就业萎缩状态,这真的是匪夷所思。2009年河南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1675万,此后就一路挣扎着下跌,到2022年下降到1356万,降幅高达19.0%。似乎这些年来中国的工业文明之风,从来就没有吹进河南。在现代社会来说,没有工业就没有一切,服务业也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于是,2017年河南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达到2148万之后,就彻底丧失了增长性,苦苦挣扎到了2022年又下降到了2106万。

说完了就业数据,我们必须回头来看常住人口数据。按照河南省统计局的年鉴数据,河南2021年的常住人口11533亿,到2022年锐减到9872万,突然就减少了1661万,降幅高达14.4%。河南省方面从来没有说明这种人口锐减的原因是什么,是心中尚存善念的河南老乡,在新冠封控的最后一年,无法忍受河南政府的酷烈封城措施集体逃离河南,还是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工作,因此一夜之间有上千万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我们都不得而知。现在我们来计算这剩下的9872万河南常住人口中有多少劳动力,又有多少处于失业状态。全国人口中的总就业人口比例为52.5%,河南的人口老年化数据与全国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异。因此理论上,河南的总就业人口比例应该也在这个比例附近。

就按这个比例计算,2022年的河南常住人口9872万乘以52.5%,计算出的河南省理论上的就业人数应该有5183万人。然而这一年的河南,事实上的总就业人口只有4782万,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的常住人口中有整整401万人处于事实上的失业状态。而如果那1661万河南人没走的话,那么失业人口还要再增加870万。就这样凄凉的数据,我都不知道失业率应该怎么算。河南2023年的就业数据还没有出来,不过从现在已经发布的部分数据来看更加惨不忍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地区数据库,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就业人口演变,2020年为426万,2021年下降到399万,2022年下降到387万。每年减少十几二十万,看起来这种降幅都还算稳定。然而到了2023年,下降幅度突然暴增,2023年的数据是289万,一年减少了98万的就业,年度降幅达到了25.2%,简直就是崩盘式下跌。

在这种就业人口坠崖现象的背后是郑州富士康在2022年11月因为新冠感染事件经历了全国人民暴风骤雨一般的怒骂,恐惧新冠恐惧到丧失理智的中国人民对富士康厂区内的数宗感染事件发起了全民网爆,并诱发了富士康员工的集体恐慌,于是集体徒步逃离厂区,以致于整个生产在一夜之间彻底瘫痪。自此之后,富士康就坚定的撤离中国,并带领上下游的配套厂商搬迁到了印度。于是,河南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数据就在一年之内,实现了塌方式的暴跌。再对应到企业经营利润上,2020年河南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2545亿,2021年依然稳定在2581亿,2022年2534亿,可见这三年河南的大型工业企业通过减员增效这种无奈的方式勉强保住了利润。但是到了2023年,通过裁员削减人力成本的方式也不奏效了,这一年在工人数量减少了足足98万人的情况下,利润数据依然下降到了1765亿,降幅高达30.3%。经济的根本就是就业和利润,老百姓追求的是就业,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没有了就业和利润,就没有一切。现在河南的就业和利润都出现了坍塌式的萎缩,于是,整个河南省的经济整体上全都呈现出了坍塌之势。

先说房地产,2021年河南省的商品房销售量13277万平米,这也是历史峰值。2022年全国的地产泡沫破灭,河南也没有例外,于是当年度河南的商品房销量下降到11141万平米,降幅16.1%,也都还算正常。到2023年,哐当一声,商品房销量只剩下6965万平米,降幅达到了惊人的47.5%,接近腰斩。就这种降幅,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二,仅次于江西。就这种泡沫破灭的速度,对任何经济体来说都不可能承受得住,所以河南最大的地产企业,河南建业在2023年6月份就已经暴雷,到了11月份河南排名第二的地产企业正商集团也正式暴雷。在这两家企业背后,是几十家河南本地的城商银行和村镇银行为它们提供了数以百亿计的非标贷款,这些钱当然全都打了水漂,所以河南的村镇银行也陆续暴雷,数以百万计的储户一毛钱都提不出来。并且更加恶搞的是储户们现在已经普遍认栽,想要通过银行破产法拿回上限50万的保底存款赔付也就算了。不过河南政府非常有智慧,他们宣布这些事实上已经破产的村镇银行没有破产,即使储户们一毛钱的存款也提不出来了反正就没有破产。既然没有破产,那就不需要赔付,于是河南政府又赢了一把,居然成功的把这事拖了下来。按这种秘不发丧的处理方法,以后全中国范围内根本就没有银行破产这回事,也就一毛钱都不需要赔付了,真好。

更危险的是,河南省的企业资金杠杆率早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企业资金杠杆率”的概念,就是用非金融企业的贷款余额除以它们的存款余额,所得出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可以拿来偿付债务的净存款越少,资金杠杆越大,因此债务风险也越高。2022年,中国的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为139.3万亿,存款余额77.9万亿,资金杠杆率为178.8%。但是到了河南这里,这个数据高到令人无法直视。2022年河南省非金融企业贷款4.53万亿,存款1.74万亿,资金杠杆率达到了260.3%。河南省的企业,手里只有一块钱的现金,对应在两块六的债务,这种债务负担可以说是全国最高。2023年的数据还没发布,但是考虑到河南省的大型工业企业的利润出现了幅度高达三成的暴跌,这种暴跌必然会向上下游蔓延,这意味着河南全社会的现金流都可能出问题,整个经济运行的链条都只能依赖借债来维持。因此河南省的企业资金杠杆率还会暴增,河南因此有非常大的可能成为全国第一个在金融领域全方位暴雷的省份,中国式的债务风暴大概率就从河南开始。

在理解了这些事情之后,各位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河南的民风糜烂,全民以良善为耻,以奸狡为荣,无非是“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而已。一句“我寻思这也没人要啊”,就可以公然洗劫别人的财物。虽然说也没有到每个井盖都会被偷的程度,但是河南省确实发展出了用水泥灌注井盖的新技术,防范目的还是非常明确的。至于2023年10月份,南阳音乐节的全民盗抢事件更是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笑柄。情况已经恶劣到了这样的程度,河南人给自己的辩解永远都是这一句:“我们承担了全国粮仓的重任,所以我们穷,所以我们奸猾一点,也是应该的”,呵呵,对于这样的狡辩我只能这么回答:中国从来没有只允许河南种粮食的国策,无论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没有过这样的国策。恰恰相反,中央对于河南经济的财政扶持从来都是不遗余力,所有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全都经过河南,乃至是优先投资于河南。郑州更是被强行拔高为全国的物流运输中心节点,在政治上以人为的方式强压武汉,赋予郑州以全国物流中心的地位。将这种泼天的富贵,强行塞给河南。然而,一直到今时今日,上亿的河南人民,不要说做贸易了,甚至连粮食都没能种好,啥优质品种都没种出来。所以,河南的穷和恶,全都是河南人自己的问题。深厚的历史沉淀没有成为河南人的底蕴,恰恰相反,河南人把这数千年的历史当成了他们坑蒙拐骗的底气:“我骗你的招数,全都是老祖宗教的涅”。

这样的河南,就让它继续坍塌下去,成为全国金融风暴的起点省份吧。对这件事,我实在是喜闻乐见满怀期待。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政府就强制举报虐儿草案提修订 容许专业人员有合理辩解下不举报

陈国基:爱国教育不靠“硬销” 冀善用民间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马斯克访华与李强会面 或寻求在中国推出全自动驾驶系统

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首会 陈国基冀厚植爱国情怀

林定国:国安条例不限制新闻自由 传媒可批评政府

中国3月工业利润增速同比下降 为去年8月以来首次

许正宇今赴北京出席中关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