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咨会主席、香港辐射防护专家曹王敏贤。
在筹备兴建大亚湾核电站时,核电站的安全备受港人关注,成立于1988年的核安全咨询委员会(后来于2019年易名为“广东核电站核安全咨询委员会”,简称安咨会)多年来担当着核电站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安咨会主席、香港辐射防护专家曹王敏贤接受访问时,回顾当年与内地专家合力释除港人对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疑虑的经历。她强调,从选址、设计、运行、人才选用等,大亚湾核电站都严谨把关、高标准作业。当年凭借自己的专业判断,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有十足信心,而过去30年来大亚湾核电站的亮眼表现,就是回馈这份信任的最好答卷。
身为辐射防护专家的曹王敏贤在美国修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经接触和使用核技术。但当年,由于港人普遍对核电知之甚少,加上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尔核电站事件,更是增加了港人对在距离香港50公里的大亚湾建设核电站的疑虑,当时一度有100万港人签名反对建设核电厂。
曹王敏贤忆述当时自己身边亦是反核气氛浓烈。当年她还在读小学的儿子,被学校要求交出六个签名反对建核电厂,而儿子还因为向老师表示他们全家人都支持建厂,而影响操行分数;她自己亦听到同事对建厂的反对声音。她说,理解市民对核安全的关注和担忧,因此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公众普及专业知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核电技术,于是她开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面向传媒、老师举行研讨会普及核电知识,希望让大家不再因为不了解而“闻核色变”。
1986年9月,为进一步化解港人对核电安全的疑虑,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将核电设备的模型运抵香港,与中国核学会、香港科技和谐促进会联合在星光行推出了大型展览“香港核电技术展览会”。参与其中的曹王敏贤积极出谋划策。她意识到当时许多港人并不懂普通话,若由内地赴港专家直接向港人讲解,双方沟通会比较困难,于是提议训练读理工科的大专学生担任讲解员。“这些学生都是香港市民,(市民会觉得他们)肯定不会就大亚湾安全问题‘骗’市民,因为骗他们等于骗自己,而这些学生又有理工科知识,吸收能力强,讲解比较直接易明。”最终他们培训了200多名学生担任讲解员,向公众推广核电,展览吸引共约18万名市民到场参观。曹王敏贤说,这次活动对平息市民反对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声音起到积极作用。
被问及是什么让曹王敏贤对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性始终保持如此坚定的信心,她说是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她认为大亚湾核电站无论从选址、设计、运行、人才选用等方面的严谨,都确保了其安全性。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地震风险低的区域,其选址需要通过全面的分析和调研,并严格遵照国际指引及国家核安全局安全评估的结果。厂址附近的地壳安全稳定,发生强烈地震的机会非常低。此外,大亚湾于沿岸建造了高出水平面17米的防波堤,加上大亚湾离岸的岛屿群可为电站提供天然屏障,因此可以降低受海啸的影响。核电站亦已按周边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可抵御例如海啸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核电站还采用了“纵深防御”的原则,意指有多重保护措施,万一核电站发生运行故障或人为错误时,电站的后备设施可即时启动以维持电站安全运作,有效减低发生事故的机会和对环境的影响。在反应堆的设计方面,大亚湾核电站设有三重独立保护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燃料棒的合金包壳可阻止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外泄;反应堆压力壳由200毫米厚的钢材铸造,将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冷却水密封于一回路系统内;最外层的安全壳由900毫米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成,内衬6毫米厚的钢板,结构坚固,足以抵御大型商用飞机的撞击。
曹王敏贤续指,国际上几个核事故都与人为错误有关,例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尔以及美国三哩岛的两宗核事故。而大亚湾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尖子”,经过严格的培训及考核,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运行经验,工作态度也很严谨。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核事故分为0至7级。而大亚湾核电站投产至今30年,从来没有发生第二级或以上的“核电站运行事件”,近十多年亦没有发生第一级的“核电站运行事件”。2023年,大亚湾基地在世界核营运者协会(World Association of Nuclear Operators,WANO)的表现指标中,有 83%的指标达到全球前十分一的卓越水平。
大亚湾核电站过去30年的表现给市民派了一颗“定心丸”。安咨会的工作重心亦逐渐从早年释除公众对核电的疑虑,转为向大家宣传核电对减碳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配合香港政府争取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曹王敏贤表示,安咨会会一直根据社会需要,做好相关工作。
高质素人才保障安全
人才是保障大亚湾核电站安全运行的核心。大亚湾核电站一直贯彻高质素人才培训的理念。1980年代末,为了培育核电技术人才,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精选大亚湾第一批生产运行队伍送到法国培训,当时每个人的培训费用高达约26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重的黄金价值,因此被称为“黄金人”,足见当年对于人才培训方面的重视。透过这批“黄金人”引入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他们也成为了贡献国家核电发展的栋梁。
现时,大亚湾核电站超过80%的员工持有大学学位或以上学历。获聘用后,员工须接受培训,只有在完成所有训练并取得满意表现后,才获准履行相关职责。所有机组操控员工必需接受持续培训,并每隔5年参加覆核考试合格后,才可以继续担任机组操控员。
发展核电有助全球减碳
多年来积极向市民科普辐射知识的辐射防护专家曹王敏贤认为,来自大亚湾的辐射分量绝对符合安全水平,建议大家可以更多关注环境辐射,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曹王敏贤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就算炎夏开冷气,每日最少开窗10分钟,减少室内空气的氡气浓度,从而减轻室内辐射。
她说,只要加深公众对辐射及核电的认识,他们便会明白核电的所谓“危机”对比它带来的好处是利大于弊;核电是安全的零碳能源,发展核电有助全球有效实现减碳目标。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