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8月8日电 港人通过各口岸北上已成趋势。深圳市口岸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卫翔表示,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会重建,罗湖口岸则会改造升级,同时将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口岸,比如河套专用口岸、前海口岸,将有力支持河套和前海两个重大平台的发展。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刘卫翔近日出席深圳广播电台直播节目,就“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话题作介绍。他表示,深圳已有16个一类口岸,是中国口岸数量最多、功能类型最齐全、通关量最大的城市。目前正在实施“强西-优中-补东”战略,逐步重建和升级老旧口岸。
刘卫翔指出,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均会重建,罗湖口岸则会改造升级,同时将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口岸,比如河套专用口岸及前海口岸,这将有力支持河套和前海两个重大平台的发展。
此外,调整现有口岸功能,取消沙头角口岸和皇岗口岸的货检功能,把文锦渡口岸的鲜活货运功能转移到莲塘口岸,未来实现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更好优化全市的交通功能布局。
他还透露,在蛇口口岸会增加跨境直升机出入境服务,探索建立内地首个海空复合型口岸枢纽。
据悉,深圳沙头角口岸重建规划相关方案已获国务院批覆,重建后沙头角口岸将取消货检功能,仅保留旅检功能,设计旅客通关能力将大幅提升至单日4万人次。
根据规划方案,深港双方口岸区域沿沙头角河布设,司法界面清晰、通关缓冲空间充足。未来将继续探索在沙头角口岸落地更加便利的通关查验模式,进一步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和查验效率。(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