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与会长姚茂龙(左二)出席在南京举行的“SmartHK苏港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
全国政协常委、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今日(28日)于南京出席“SmartHK苏港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时表示,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思维,而香港拥有“一国两制”优势、国家赋予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定位,可以在市场、科技、产权三方面,跟江苏合作,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展现国家“文化自信”。
唐英年表题为“苏港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造发展”的演说。他指出,江苏是长江之珠,文化优势是“吴韵汉风、南北兼具”;香港是东方之珠,文化优势是“中西揉合、兼容并包”。江苏文化底蕴深,香港平台作用强,正好优势互补,发挥专长。
唐英年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多方面、跨领域的经济发展,是物质生产力,也是文化的硬实力,更是国家强调的新质生产力。他举例说出近日火热的国产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材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江苏作家吴承恩编写的《西游记》,展现软实力的同时,还创造庞大经济效果。
在香港方面,唐英年指出香港的文化及创意产业经已发展成为经济支柱之一,2022年占本地生产总值4.5%,就业人数占6.1%;在当代艺术交易方面,香港成功超英赶美,成为全球第二大的中心;一年一度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文化艺术盛事Art Basel及Art Central,今年合共吸引逾10万名国际旅客和展商;多间国际拍卖行先后在香港核心地段设点;反映他们对香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信心。唐英年相信,在可见的未来,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的本地生产总值占比可以翻一翻,超过10%。
因此,唐英年指出,江苏的文化瑰宝,结合香港的国际平台,将可以丰富国家文化产业生产线的内涵,提升生产线的产量。而香港可以在市场、科技、产权三方面,跟江苏合作:
市场方面,文化产业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香港作为全球公认的金融中心、自由市场,可以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加上香港的法规和专业服务与国际接轨,可以协助江苏文化“走出去”,同时推动产业、创造就业,为苏港年青人带来机会,更可以带动旅游、零售、酒店和餐饮等周边行业。换言之,让文化发展带来创造性转化的效益。
科技方面,文化产业善用科技赋能创新。科技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元素,赋予新动力及生命力,通过国际最新的视听技术、人工智能和感官体验,达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提供了解中国文化新途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香港作为中西贯通的国际城市,新思维、新意念、新展示和新技巧无穷无尽。经典传统的江苏文化,通过香港的“转化平台”,可以取得“创新性发展”,在国际舞台走出新天地。
产权方面,文化产业创造知识产权项目,也就是“文化IP”。香港西九文化区是国际文化艺术地标之一,揉合“古”、“今”、“中”和“外”四大元素,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西九正努力把深受欢迎的策展项目,从香港“走出去”,例如日本知名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展览,在香港大受好评,去年在西班牙成功展出,目前在葡萄牙登场;国际著名建筑师、祖籍江苏的贝聿铭展览正在香港举办,西九将把项目带到上海展出;集合香港顶尖创作班底的音乐剧“大状王”,明年也将在上海公演,并且是原汁原味的粤语版本,未来更会走向国际舞台。这些“文化IP”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带来可持续发展收益。江苏文化艺术种类丰富,通过西九的“转化平台”,一定可以合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国家文化产业品牌。
此外,唐英年担任创会会长的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今日亦有参与“SmartHK苏港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主办,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贸促会合办“文创授权”专题会议,以“苏港携手 文创向新”为主题,邀请业界人士从博物馆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色、创意品牌升级、非遗和IP授权,以及科技融合文化创新等议题进行演讲分享,讨论如何利用香港平台,推动苏港文化合作交流。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