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香港首次发现恐龙化石 25日起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

香港首次发现的恐龙化石,发现地点位于香港东北水域,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赤洲。宁汉豪表示,是次发现为香港古生态研究提供新证据,意义重大。

香港首次发现恐龙化石。

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23日签署《关于深化地层古生物及史前时期遗址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以开展古生物、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址的科学研究、样本整理和鉴定、培训、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双方在协议下首个合作项目是研究于赤洲发现的恐龙化石。

协议在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见证下,由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与古脊椎所副所长刘俊签署。

香港首次发现的恐龙化石,发现地点位于香港东北水域,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赤洲。宁汉豪表示,是次发现为香港古生态研究提供新证据,意义重大。

发展局古物古迹办事处(古迹办)今年3月接获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通知,赤洲的沉积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后,发展局随即邀请古脊椎所的专家来港进行野外考察、化石样本研究,以及建议管理方案和商议后续工作。

其间,古脊椎所专家、发展局、古迹办和渔护署人员于赤洲实地考察,采集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的样本。专家进行骨组织切片初步鉴定后,确定样本为大型年长恐龙骨骼化石。其后,专家清修含有恐龙骨骼化石的样本,初步认为化石属白垩纪时期(距今约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至六千六百万年前),将进一步研究以确认恐龙种类。

古迹办与渔护署会联同古脊椎所共同推展恐龙化石的研究,包括发掘现时在赤洲的化石,继续清修化石样本,与本地及其他地方的大学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建构香港的恐龙故事。

古迹办明日(24日)下午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讲座,由古脊椎所的专家讲解中国的恐龙和恐龙研究,参与人士可于参加讲座后,在探知馆率先观赏香港的恐龙化石。该恐龙化石亦会由10月25日起于探知馆向公众展出。此外,古迹办现正于探知馆庭院盖建临时工作室及展示空间,预计今年年底开放予市民现场观看专家清修化石和观赏已清修的化石。政府亦会策划展出化石的长远安排,以提升公众对古生物的兴趣和知识。

为便利后续在赤洲进行的考察、发掘和研究,渔护署署长根据《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规例》(第208A章)即日起封闭船湾(扩建部分)郊野公园内的整个赤洲岛,直至另行通知,并已联合水警安排巡逻。赤洲封闭期间,除已获许可的专家和相关人员外,任何人不得登岸或进入赤洲,违者可被检控,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0元及监禁3个月。

责任编辑:王可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