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庄家彬:“一签多行”宜扩至大湾区城市 令香港添人气增财气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执行主席、天津市政协委员庄家彬表示,若大湾区城市可逐步成为“一签多行”城市,对搞活香港经济就更有直接帮助,又可加速大湾城市区的融合。

资料图。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执行主席、天津市政协委员庄家彬表示,中央实施惠港政策,由12月1日起,恢复推出中止了9年的深圳居民来港“一签多行”措施,而且有关安排更扩展至持居住证的深圳非户籍居民,令受惠人数大幅增加至约1800万。大家都期望客源增多了,本港可以添人气,增财气。

庄家彬说,深圳居民赴港“一签多行”措施恢复生效当日,香港入境处录得内地访港旅客共10.9万人次,较前一个周日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9.9万人次经陆路入境,较前一个周日上升12个百分点。而本月第一个星期,就有超过80万人次内地旅客经深圳各口岸前来香港,同比去年该一星期增加26%,环比上个月同日子增加10%,其中,持用“一签多行”签注旅客超过3万人次。

庄家彬称,在“一签多行”措施恢复推出后,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衷心感谢中央一直关爱和支持香港,重视和考虑特区政府提出的建议,又感激有关部委积极研究,加速推进,在短时间内落实措施,带给特区好消息。他又指出,香港各旅客服务环节,包括口岸、旅游设施、公共交通运输网络等,在政策恢复实施后整体运作畅顺。他亦听到很多深圳居民很期待来港旅游,更表示终于真正“想来就来”,随心所欲安排出行。

庄家彬指出,招徕旅客的政策和配套设施均已落实,随之而来的是本港各行各业都要展施奇谋,把握机遇。本港的交通运输营办商、支付平台、免税品店、商场等均已陆续为深圳旅客度身订造多项跨境交通、餐饮和消费优惠,旅游发展局也加强宣传,吸引深圳旅客来港旅游和消费。

庄家彬又说,过去本港不同行业吸客消费的方式可能行得通,但不等于现时也管用。深圳居民的消费模式近几年已出现急遽变化,当中原因包括深圳市整体现代化速度提高,不少外国品牌商品在深圳亦有出售,而疫情过后内地旅客出游和消费的模式亦已大变,即使访港也不见得会像昔日那样集中到名店“血拼”。根据今年第三季数字,每名过夜内地旅客来港的平均消费额约5250元,比去年同期逾6000元少,便是很明显的佐证。

庄家彬提及,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5月曾提出“无处不旅游”的理念,鼓励特区政府充分发掘旅游资源;早前夏主任在深圳会见香港工商界人士时亦强调,要加快旅游业心态升级,用好香港1180公里海岸线和263个岛屿,根据实际发展康养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邮轮旅游等,这些都是对香港的真诚提醒。

庄家彬说,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被内地民众视为出旅最重要参考指南,能够成为当中的热门推介,对生意销售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本港各大零售服务行业,或可从这个平台找到如何吸引旅客消费的灵感。而事实上,现时来港的内地旅客,未必将到名店购买“战利品”视为最高享受,反而会在大街小巷穿梭,在港铁站站名旁边拍照,到廉署总部“一九七四咖啡厅”打卡,也有游客一家人到离岛宿营……这些都是文化旅游、度假旅游的生动例子,将来港府能否积极创造更多旅游资源,从而留住和吸引更多旅客?

庄家彬认为,港深两地在地理位置上相连,多些深圳居民来港,可弥补港人北上流失的消费力。深圳“一签多行”恢复后,特区政府应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检视本港接待大量旅客的能力是否足够,然后审时度势,在条件许可下,应再请求中央把“一签多行”措施扩展至广州、珠海、东莞等更多大湾区城市,广州市户籍居民约1100万,东莞和珠海的户籍人口合共也有500多万,若大湾区城市可逐步成为“一签多行”城市,对搞活香港经济就更有直接帮助,又可加速大湾城市区的融合。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