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孔子学院和内地发展处,联同外交学院合办“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挑战与机遇”专题讲座。
香港新闻社3月28日报道 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及拓阔国际视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孔子学院和内地发展处,联同外交学院27日合办“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挑战与机遇”专题讲座,由两名前外交部大使围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以及中俄关系发展分两大主题主讲,并与现场逾200名理大师生、校友及公众人士,一同探讨中国外交政策发展,以及当前国家在外交上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主题讲者之一、中国前驻捷克及罗马尼亚大使霍玉珍,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历任多项外交职务,包括中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参赞及外交部欧亚司副司长等。她在讲座上以“积极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实现新发展”为题,讲解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源起,并展示在铁路和港口基建、联合制造、高新技术、绿色环保、文教旅游、金融、医药卫生等不同领域的合作成果如何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并展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前景。
霍玉珍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双方在新形势下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欧关系整体和均衡发展的重要动力,亦是促进双边关系更好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及抵御全球挑战的重要保障。她指出,合作机制启动至今13年来,双方共同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新格局,在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让国家及中东欧各国人民受惠。“未来,双方应提升合作规模与质量,加强绿色能源、高新科技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并完善合作机制,引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走深、走实。”
另一位主题讲者、中国前驻格鲁吉亚及塔吉克斯坦大使、现任外交学院特聘教授岳斌,从事外交工作37年,专注中欧亚关系,曾任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馆参赞、驻立陶宛共和国大使馆参赞,以及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等。他以“百年变局背景下的新时代中俄关系”为题,阐述国际形势在政治、经济及安全等层面的乱象及变局;以及中俄关系的历史进程、新时代中俄关系的特点、战略价值及其深远的时代意义。
岳斌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对21世纪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前瞻性科学判断,而新兴市场经济体系的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改变,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因素。他指出,中俄关系多年来不断深化,由互视友好国家到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体现了两国在政治互信、利益融合和战略协同等方面的推进。而新时代中俄关系的特点是,坚持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并通过完备的交往机制、蓬勃的经贸合作、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国际及地区事务的团结协作等,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致辞时表示,中国外交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也跟我们香港息息相关,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横行霸道,推行霸权主义、单边制裁及保护主义,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故意挑动对立和对抗,这些行为已严重危害到世界的正常发展,也引起不少地区的冲突和经济民生问题。他表示,中国和平崛起,透过改革开放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国家的朋友圈也愈来愈多朋友。
林大辉续指,在这个新时代,香港必须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配合国家做好外交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而高等院校肩负培育人才和未来领袖的使命,理大致力培育学生拥有家国情怀,具备全球视野,有担当、能造福社会,贡献国家。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