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
文|姚柏良
《港澳平:坚定笃行 团结奋进——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一文详实展现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字里行间透露出“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与香港社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文章从经济自由度、金融中心地位、法治完善、民生改善、国际联通等多维度,勾勒出香港“由乱到治”迈向“由治及兴”的壮丽图景。
在众多辉煌成就中,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定位,香港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与独特优势尤为值得深思,它不仅是经济复苏的晴雨表,更是讲好“香港故事”,彰显“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窗口。
繁荣稳定的“金字招牌”是旅游业最坚实的基石
文章反复强调的“安定祥和局面”是发展的核心前提。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居前三、外来直接投资全球领先、法治健全、社会和谐,这些成就共同铸就了香港安全、可靠、高效的国际形象。对于全球游客而言,一个法治严明、社会安定、经济活跃的目的地天然具有强大吸引力。香港国安法清除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让香港的魅力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得以释放。“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的共识,最终惠及的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百业兴旺。
国际枢纽地位与“内联外通”功能为旅游业注入动能
文章提到香港航运、航空货运全球领先,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成功举办,以及“抢人才、抢企业”的显著成果。这都印证了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全球枢纽的不可替代性。高度国际化为旅游业带来频繁的经贸往来、国际会议、企业落户,必然带来持续的高端商务旅客流量,这是高端旅游、会展旅游(MICE)的核心客群;便捷的交通网络使香港成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重要门户,为国际游客进出提供了极大便利;多元的文化氛围汇聚全球人才和企业,塑造了香港中西合璧、开放包容的独特文化气质,这本身就对游客有巨大吸引力;而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其国际事务参与度,增强了国际人士的熟悉感与信任感。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拓展旅游纵深
文章重点提及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前海、河套、北部都会区等合作平台的建设。“一程多站”旅游模式本身就是旅游业的黄金机遇,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背靠祖国”的腹地优势,与湾区内地城市深度联动,设计串联历史文化、现代都市、主题乐园、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的精品跨境旅游线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已为此奠定交通;随著大湾区融合深化,政策更趋便利,香港作为内地居民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吸引力持续增强。文章提到的民生改善,如公屋轮候时间缩短、劳工权益保护加强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好客度,优化游客体验;而结合河套的科技创新、前海的现代服务业,可以孕育出科技旅游、健康旅游、教育旅游等新型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旅游业是讲好“由治及兴”故事的重要载体
香港的繁荣稳定来之不易,其“由治及兴”的历程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香港故事”。旅游业是让国际游客亲身体验香港真实面貌、感受“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最直接途径:游客可在香港感受到的秩序井然、服务专业、文化多元;亦可从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到庙街的市井、从米芝莲餐厅到街头小吃、从国际艺术展览到传统节庆活动,感受到香港独特的文化魅力;最关键的是当大量国际游客亲眼见证香港的繁荣与安定、自由与活力,他们对香港的信心自然会增强,通过旅游这座桥梁,可重塑香港国际形象,消除误解,增强信心。
当然,香港旅游业也面临挑战,但文章描绘的坚实基础和光明前景令人充满信心。未来,香港旅游业会携手并进,提升服务质量,拥抱科技与创新,深耕细分市场,强化区域合作,讲好新时代香港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的香港。
这篇文章,是香港回归廿八年的成绩单,更是一声面向未来的号角。作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形象名片,旅游业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和特区政府的有效施政下,依托香港稳固的国际地位、蓬勃的发展动能和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广阔前景,必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香港的繁荣稳定故事,值得也必将通过万千游客的足迹和口碑,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香港旅游业,正乘著“一国两制”的东风,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作者为立法会旅游界议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