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志胜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晚会致辞时表示,今日的香港在国际舞台上光芒四射。香港是亚洲盛事之都,国际会议、艺术展览、文化表演、体育竞技等活动终年不断。我国将于明年担任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东道主。今年全国两会,本人提交了建议中央安排明年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港举行的提案,得到与会的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热烈回应、联署支持。新民党近日提交施政报告建议书,建议向中央争取在香港举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财政部长会议。这反映带动更多重要国际会议落户香港推动盛事发展,受到香港社会高度关注和支持。
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我国在2001年和2014年主办过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分别是在上海和北京举行。中央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推动国际大型会议活动落户香港,是推动盛事经济重要一环,是香港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的重要路径。香港作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香港争取明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香港举办,将能进一步深化香港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所扮演的角色,擦亮香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盛事之都等“金字招牌”,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具有中外多元文化交汇、国际化的独特优势,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关于香港工作的论述放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这个部分,更突显了香港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角色关键。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经济合作机制,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本人提交了《建议中央安排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香港举行》的提案,提出明年安排在香港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不仅是讲好香港故事的最佳时机,而且能够向全世界展示和推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带动香港的盛事经济,有利在国家发展全局中,进一步用好香港的对外开放作用,更好助力国家扩大开放,推动大湾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21个经济体的合作。
国际调解院在香港进行公约签署仪式,国际调解院总部正式落户香港,反映国际社会对香港法治和国际地位充满信心。当前,面对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增加世界经贸风险,亚太经合组织作为全球经贸规则“孵化器”,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社会需要通过亚太经合组织维持全球化经贸正常合作。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主的机会,安排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香港举办,提出以开放促共融、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会主题,不仅能够展示香港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独特功能,凸显香港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可发挥“内联外通”角色,推动多边经贸,而且让与会代表和全世界的媒体亲临香港,看到香港的“一国两制”没有变,香港健全的法律体制及独立的司法制度仍然继续行之有效,进一步擦亮香港的“金字招牌”。
根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指引,21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中的一个经济体可以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香港作为21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之一,可以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都是在一个中国的大原则之下,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在亚太经合组织有两个身份:一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之一;二是中国城市,是中国经济体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明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主和主办方,可以安排自己主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香港举行。
让全世界看到香港“没有变”
香港营商和会展业配套成熟,是商贸和文化盛事之都。特区政府近年大力推动并成功举办多项首次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会议,涵盖广泛领域,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公路及铁路国际会议2025”、“青年发展高峰论坛”、“香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等,显示香港举办国际会议经验丰富,能力卓著。香港发挥良好营商环境和会展业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更多国际重要会议在香港举行,扩大香港的国际联系,提升国际城市地位,将能创造香港更多新机遇,展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为国家开放多边贸易和对外友好交往作新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