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圭亚那乔治敦7月14日电(王林)近日,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骨科医生王飞带领乔治敦公立总医院(GPHC)治疗团队使用新颖的手术方式,帮助一名当地患者摆脱了长期的病痛。
10个月前,44岁的大卫·弗朗斯(化名)因车祸导致严重的踝关节粉碎性开放骨折。受限于当地卫生条件,初次手术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导致患者术后发生了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并伴有踝关节半脱位。
第20期中国(江苏)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骨科医生王飞(右)与GPHC骨科医生马里洛(左)在进行术前讨论。(王林 摄)
当弗朗斯来到GPHC骨科门诊寻求帮助时,他的踝关节已严重畸形,剧烈的疼痛使他无法下地行走。
在术前讨论会上,王飞主任对GPHC骨科医生马里洛提出的踝关节融合方案进行了修正。
王飞介绍道,单纯的踝关节融合手术,确实是该类患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操作简单,短期效果也不错。但这种手术方式没有考虑到恢复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并纠正其力学关系。从长远来看,并不能真正缓解患者疼痛,反而有可能加重足踝部其他邻近关节的损伤。“恢复其踝关节的解剖和力学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他说。
在随后的手术中,王飞主任团队创新性的采用了由中国医疗队捐赠的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对踝关节胫骨和距骨进行融合固定,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影像检查显示踝关节解剖复位良好。重获正常行走的希望也让弗朗斯倍感欣喜。
作为手术助手的马里洛医生表示,“对患者关节解剖和力学关系的评估是我们一直忽视的问题,王飞医生带来的先进的治疗理念和创新性的手术方式令我耳目一新,感谢中国医生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帮助。”
圭亚那院方表示,在王飞主任的带领下,GPHC骨科计划未来和影像科加强合作,注重规范的术前、术后评估,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完)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