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中国经济面临持续信贷收缩关键挑战

如果对回报有高预期,就会有更多支出和投资意愿,转化为信用扩张;但问题在于,经济的某些部分,仍然面临通缩压力。

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尤其是传统私营部门正面临信贷收缩的关键挑战,仍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提振投资回报预期,以推动信用周期重新扩张。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港股和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星期二(7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东南亚经济与金融论坛上指出,信贷周期是决定经济方向和市场的关键。

他将信贷周期分为三部分:一是政府财政,二是新兴产业,三是传统私营部门,包括房地产和制造业等。其中,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尚处于发展早期,而传统私营部门则面临收缩挑战。

刘刚说,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挑战,至少对传统私营部门而言,是持续的信贷收缩,“原因不是因为流动性短缺,而是对未来的低预期”。

他说,如果对回报有高预期,就会有更多支出和投资意愿,转化为信用扩张;但问题在于,经济的某些部分,仍然面临通缩压力。

他指出,这种压力是源于回报低于成本。“以房地产为例,当前按揭利率为3%,一线城市的租金收益率只有1.5%到2%。如果能够扭转这种局面,行业就能逐渐自行企稳甚至复苏,但目前还有距离。”

刘刚认为,降低融资成本是一个选择,但当前中国利率已经较低,流动性也很充裕,单纯靠降息来降低成本,刺激经济的效果会非常有限。“因此,最关键的还在于提升回报预期。这是当前政策的目标,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需要做更多。”

在回报和消费预期方面,刘刚认为,当前中国居民的名义储蓄率虽然在统计上看似较高且仍在增长,但刨去为了教育、养老、医疗等预留的钱后,剩下的可支配收入就没有那么高。“如果预期收入下降,支出又是刚性的,消费意愿就会减弱。”

至于如何整体提高未来预期,刘刚认为,一是逆周期的财政支持,比如以旧换新补贴、生育补贴等举措,实质上是由政府财政“加杠杆”,以增强居民信心,带动消费与投资。

二是鼓励支持新增长点。刘刚说,对于市场和企业而言,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带来新增需求,市场对其未来成长性的预期更强,因此更有可能带动新一轮的投资与资本支出,但由于还处于发展早期,尚无法完全对冲传统需求的拖累。

中国第二季经济增长率5.2%,比第一季略有放缓。展望下半年,刘刚说,如果财政刺激措施能够更强劲地支持消费等传统需求,并释放新的增长动能,就能为经济带来更强劲的增长和表现。

责任编辑:Devin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