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何志平:弘扬中国文化自信 打造全球文学盛典

第35届香港书展7月1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吸引770多家海内外展商参与。未来香港书展还可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以及聚焦华文文学书的展销地。

文|何志平

第35届香港书展7月16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吸引770多家海内外展商参与。今年书展与香港运动消闲博览、零食世界同期举办,主题为“饮食文化·未来生活”,涵盖世界各地知名作家讲座、新书推介会等逾620项文化活动,汇聚阅读、运动、休闲与美食元素于一体,以书为媒,让典籍活起来、阅读动起来,通过非遗活动创新、空间体验,构建可看、可听、可触、可感、可品的立体化阅读生态,既向世界宣扬中华文化,更让全城书香成为香港最具吸引力的文化品牌与标识。

香港书展在三十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书展模式,不仅推动香港图书出版产业快速发展,更成为世界三大华文书展之一,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书展。笔者见证了书展从纯商业性逐渐走向商业与文化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展览变迁。高度专业化与完全市场化之运作,使香港书展充分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双收,形成巨大品牌效应。

规模不断扩大 内容不断创新

香港书展前身是图书展销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由联合出版集团联合业界一些公司开始举办,最初只是香港印刷和出版商会的一个商业交易会。香港大会堂落成后,海峡两岸暨港澳的出版、印刷商每年聚集在低座一个展览厅内做版权买卖,规模不是很大;1990年代初书展搬到会展中心旧翼举行,并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1997年会展新翼建成,书展成为首个在此举行的公众展览会。交易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从早期几十个展商到七百多个公司加入,看展人数也从十余万攀升至2024年近一百万人次,且读者群体庞大而多样,囊括学生、职场人士、家庭主妇、老人儿童等不同群体,洋溢着多元丰富和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

2000年香港艺术发展局参与书展协办,在其中注入香港文化艺术内容和元素。因为艺术既包括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表演艺术,和画画、雕塑、建筑、设计等视觉艺术,还包括小说、传记、诗歌、散文和剧本等文学艺术。各方在书展期间,推出一系列文化论坛讲座和其他艺术卖点,这些活动到了今届已扩展至180多项,配合书展成功将商业活动提升为一场文化盛会,极受读者欢迎的名家推介好书活动也在这一年开始。

今年同样广邀世界各地作家赴港与读者交流分享,其中有鲁迅文学奖得主王跃文、网络文学作家三生三笑等;并首设“文化及创意产品区”,市民可互动体验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宫廷文创精品,以及澳门文化局带来的文创盛事“塔石艺墟”。少年儿童在看书买书之余,还可尽情享受运动消闲和选购零食的乐趣。

软实力塑造高质量文化平台

本次展区内,习近平主席著作及相关学习读物的繁体、简体版及英文版立体陈列,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习近平经典引句解读》,到《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谈“一带一路”》,形成一条贯通思想与实践的长廊。这些承载时代命题的经典之作,既是解码当代中国发展逻辑的权威读本,更传递着制度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让读者深切领悟引领时代前行的重要思想力量。

此外,内地40多家出版单位、100多位出版人组成的参展团,赴港集中展销万种内地精美图书。担任本届书展内地主题省的四川展区,以“巴蜀文脉润香江,携手共谱新华章”为主题,透过各类出版刊物、数字融合产品以及蜀绣、竹编、川剧、川菜、川酒、川茶、熊猫等元素,展现“天府之国”生活百态,成为展场焦点。

市民可从这场书展中,读出香港与内地、香港与国际在内容产品和阅读氛围中的深层连接与互动,这种连接亦为世界读懂今天的香港带来了另一重的观察视角,呈现出香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的广阔胸怀,是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有力证明。在数字阅读时代,香港书展的百万客流,足以说明书展已突破从物质到精神,实现由卖版权到卖硬件、再跨越至买卖内容的界限,让书香浸润神州大地,为香港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和动力,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迈进。

阅读传播思想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国民素养、孕育文明风尚,是最基本的文化建设,而书展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未来香港书展还可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以及聚焦华文文学书的展销地。所谓“国强则语言强”,现在全世界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香港书展主线就是要符合中国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引领阅读潮流,突出中文并大力推广中文。同时,香港“一国两制”得天独厚优势,赋予华文广泛包容性,有望将香港书展打造为面向全球的中文文学盛典。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