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7日继续在新疆的视察行程。(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何嘉骏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7日继续在新疆的视察行程,行程包括视察喀什市人民法院浩罕人民法庭、伊犁州伊宁市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联络站等。多位代表接受访问时表示,该法庭“政府+N”多元调解机制,见证基层司法化解矛盾实效;伊宁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法治文化载体收集民意,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早上,视察组赴喀什市人民法院浩罕人民法庭,视察了解新疆基层法院、法庭建设情况。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表示,今次考察喀什市人民法院浩罕人民法庭,了解到该法庭以融入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为核心法治责任。法庭通过构建“法院+基层调解+文化引领”的多元化调解诉讼源头治理模式,有效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认为,司法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新疆的人民法院司法有力度有温度,善用法律科技建立的智慧法院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让司法程序和结果在阳光下保障人民权益,推动民族团结共融和谐公平正义社会。他又说,法庭不仅有效定分止争,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群众的法治信仰,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曼琪则指出,该法庭结合多民族特色,创新建立“政府+N”多元调解机制,有效整合政府部门、商会、机构及代表委员力量,成功将调解率提升至95%。
陈曼琪特别关注“法院+银行”协作模式,并启发到香港特区政府可采“政府+N”多元调解机制模式。例如由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牵头,联动香港按揭保险公司、银行及商会、行业组织等,优化“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百分百特别担保项目的纠纷调解机制,提升化解贷款争议的效率。她又希望,特区政府进一步鼓励社会各方参与,如金融机构、商会、专业团体、同乡会、地区团体及关爱队等,巩固“调解为先”的氛围,配合香港国际调解院的发展,提升社会和谐与营商环境。
视察组接着前往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以及阿克陶县移民搬迁点。
阿克陶县昆仑佳苑易地扶贫搬迁点,位于县城以西8公里外,2016年分3期建设,2019年全面落成,先后分7批次完成恰尔隆乡等6个乡镇32个村、1665户6640名群众的搬迁工作。这些曾世代生活在“放牧没有草、种地没有土”深山困境中的群众,告别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搬到设施完备的现代化社区里。如今,昆仑佳苑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8393.33元,同比增长14.2%。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顺潮表示,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医疗扶贫,开展健康快车、亮睛工程等项目,助力解决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问题。他回忆2005年跟随健康快车前往新疆喀什的经历,“那时与现在简直是两个世界,如今当地物资充足,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林顺潮表示,国家脱贫攻坚手段多样,如通过“送医下乡”“易地搬迁”等创新手段,真正实现“一地一策”的靶向帮扶。“身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我倍感自豪!”
下午,视察组离开喀什转赴伊犁,视察伊犁河生态治理。
伊犁河畔,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孙伟勇驻足生态治理区。他表示,眼前水清岸绿的景象与历史厚重感交织。此地不仅以醉人风光闻名,更因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战略要冲——孙中山1902年就看重伊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看重其辐射中亚的潜力。回溯清代,乾隆将伊犁地区赐名“惠远”并筑城,取“皇恩惠及远疆”之意。昔日的“新疆第一大城”城高墙阔,商贾云集,道观林立,“百货云屯”的繁华赢得“小北京”美誉,奠定全疆军政中心地位。
孙伟勇续说,今视察治理工程,值得欣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态改善:河岸植被由治理前的35%提升到78%,鸟类种群数目增加40%,尤为可喜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在消失近50年后,选择落户伊犁河。此外,精心设计的通道和观景设施,让民众得以亲近自然,生动地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课题。
视察组最后赴墩买里街道,视察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代表联络站。据介绍,墩买里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伊犁州人大常委会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通过社区“法治文化公园”和“法治一条街”等载体收集群众立法建议,发挥“民意直通车”作用。
“国家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决心和成效有目共睹。”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沈豪杰表示,无论是深入社区街巷、公园,还是搬几张板凳与市民围坐畅聊,都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真谛。基层声音能直达中央,甚至转化为政策法律。他举例说,我们在新疆看到,各民族群众的诉求被倾听、被重视,这种双向互动的民主机制,不仅让民意“落地”,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大代表和专家的角色,就是把中央政策的“文件语言”转化为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让国家精神真正融入市井生活,凝聚起同心奋斗的力量。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