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香港AI+医疗的三重突围之路

香港新闻社8月11日讯 一直以来,香港的医疗体系都以高水平医疗服务和公私营兼备的架构闻名,成就了其全球「长寿之都」的美誉。然而,人口老龄化和医疗需求攀升正带来严峻考验,出现包括公立医院轮候时间长、医护人手短缺及过劳等问题。

文|马 超

一直以来,香港的医疗体系都以高水平医疗服务和公私营兼备的架构闻名,成就了其全球「长寿之都」的美誉。然而,人口老龄化和医疗需求攀升正带来严峻考验,出现包括公立医院轮候时间长、医护人手短缺及过劳等问题。破局关键,在于把握人工智能(AI)发展的黄金机遇,加速「AI+医疗」的深度融合与落地。香港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突破: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深化内地市场应用规模,并充分发挥国际联动优势,切实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借鉴成功经验,兼顾规模和精准

据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的学生近期赴哈佛大学医学院游学观察所得,中国的AI技术在某些医疗领域已经超越了美国,一些技术在美国还处于试验的阶段,中国已经取得显著成果。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广泛落地应用,预计到2025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将达385亿元人民币,医疗在中国正迎来智能新时代。

例如,某医院采用在线预约及预填病史功能,得益于AI技术的应用,患者在进诊室之前,结构化的电子病历资料已经传送至医生工作站。医生调阅查看,结合面诊给出相关诊断意见,并在AI的辅助下快速生成完整病历。这样的流程不仅增加了医患交流时间,还显著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在中国,AI正从在线预约、电子病历预填,到智能随访系统,深度融入流程,提升效率与患者体验。庞大的应用场景催生了众多领先创新企业,这些企业主要聚焦于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和新药研发等领域。

国际上相关的成功经验众多。作为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的课程总监,笔者曾与新加坡籍教授探讨当地「AI+医疗」的发展路径。总结来说,新加坡采取了『小而精』的发展策略:聚焦于关键痛点,精准投入资源,实现高回报创新。

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以需求牵引技术」。例如,在新加坡,约83%的死亡与慢性病相关,一款当地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被运用在医院,能推算病患未来三年内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协助医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建议,释放人力、压缩成本、提升效率。

内地的「规模应用」和新加坡的「精准高效」提供了宝贵范式,香港完全可以结合两者优势:聚焦本地最迫切需求,加速AI辅助诊断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实现医疗资源优化与效率跃升。例如,香港在AI手术机器人技术方面已有突破,可进一步推进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医管局今年已在生成医疗报告等推行多个AI项目,未来应重点推动AI辅助诊断等关键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通过释放医护人员资源,确保他们将精力集中于需要专业判断的领域,AI有望成为破解「成本高、效率低」医疗困局的关键。

服务内地市场,打通技术落地「断层带」

香港在「AI+医疗」方面具有优势,主要源于其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和特区政府的科创政策支持,以及独特的国际化背景,使其成为重要的联动桥梁。香港已孕育出诸多中国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如商汤、思谋、第四范式等。

然而,技术突破仅是第一步,关键在于与内地市场深度联动,打通从实验室研发到真实场景应用的「断层带」。内地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需求,香港可以为「AI+医疗」技术的落地和规模化应用打通关键环节。

此外,香港还可利用其在国际规则、标准及医学体系方面的优势,帮助内地企业实现技术方案的国际化。香港医生大多接受过海外训练,熟悉国际医学规范,且相关数据多以英文为主,这使得香港具备显著的国际联动能力。内地企业可以把香港作为桥头堡,将技术从内地适配为香港版本,再推向国际市场。香港在金融领域的优势亦可为AI企业提供上市融资和资本对接的便利,让更多创新技术走向全球。

架接全球资源,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香港还可以通过借鉴全球AI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例如,新加坡在慢性疾病领域的AI应用,美国在高质量医疗数据生成和智能诊断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都为香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未来,香港可通过举办更多国际性医疗健康峰会,吸引全球顶尖的医疗和AI专家来港交流,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的地位。香港的高等学府可以充分发挥学术生态与人才培养的优势,将AI技术融入医疗教育,培养更多兼具医学与科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AI+医疗」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济学人》曾指出,医疗行业是最有可能大规模受益于人工智能的领域之一。香港凭借「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完全有能力在「AI+医疗」领域持续创新。通过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联动内地市场资源、发挥国际化优势,香港可以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打造全球医疗创新的重要枢纽。

(作者系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课程总监)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