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金管局:港银商业地产贷款风险可控

香港商业房地产的信贷质素问题持续困扰市场,在多家主要银行公布2025中期业绩后,再度受到关注。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从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财务实力这三项重要指标衡量,香港银行都有充足能力应对市场波动,认为银行商业房地产贷款的“信贷风险可控”。

近年本港商业物业市道走弱,银行在检视信贷额度时,依然会综合考虑借款人的信贷需求、整体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等一篮子因素。

(大公报 记者 黄裕庆)香港商业房地产的信贷质素问题持续困扰市场,在多家主要银行公布2025中期业绩后,再度受到关注。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从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财务实力这三项重要指标衡量,香港银行都有充足能力应对市场波动,认为银行商业房地产贷款的“信贷风险可控”。

余伟文透过金管局专栏《汇思》撰文,就市场关心银行能否有效管理相关信贷风险以及对金融稳定产生忧虑作出回应,并一一拆解市面上流传多时的种种“谜团”。

不会因租金跌Call Loan

对于有意见认为,业主可能因为担心银行催收贷款,而拒绝因应市况调整租金,甚至宁愿空置物业。余伟文指出,这不但与银行的实际做法不符,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也不合常理。银行早前已明确表明,不会只因租金收入下跌而要求即时还款(Call Loan)。

为释除疑虑,他说金管局和银行业界多次强调,即使本地房地产价格和租金近年下跌,导致物业的专业估价下调,银行在检视信贷额度时,依然会综合考虑借款人的信贷需求、整体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等一篮子因素,“不会单纯因为物业抵押品价值变化而调整额度”。

如果借款人因自身财务状况一时不稳定而违反贷款协议的条款,会否导致银行即时要求还款,他说“答案也并非必然”。在现实情况下,银行会先与借款人协商,例如调整还款方案包括贷款年期等,只会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才会采取适当的信贷行动,以保障银行稳健经营和存户利益。

贷款大部分有抵押品

余伟文续说,金管局“一直密切监察”香港银行业整体稳健发展,认为商业房地产贷款的信贷“风险可控”。香港银行对本地地产发展及投资贷款的风险敞口,大部分是面向财务状况相对良好的大型本地企业。至于本地中小型地产发展商及投资者的风险敞口,包括一些财政状况较弱或资产负债比率较高的发展商及投资者,银行早年已经采取了信贷风险缓冲措施,有关贷款大部分均有抵押品。此外,银行没有对任何单一借贷人过度集中。

另外,近日有媒体关注商业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并着眼于银行在会计上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ECL)。余伟文表示,这计算方法只是利用模型设计作会计用途的一个表述,ECL的贷款“不代表是坏账”,因此不能作为全面评估银行资产质素的依据。

无必要设立“坏账银行”

有些评论单单着眼于银行特定分类贷款比率(相当于不良贷款率),他认为“这也比较片面”。受到宏观经济调整及利率水平等因素影响,他说香港近几年进入信贷下行周期,银行业的特定分类贷款比率自然有所上升。虽然特定分类贷款比率由2021年底的0.89%慢慢重返约2%的长期平均水平,但仍远低于亚洲金融风暴后1999年的7.43%。金管局数字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尾的最新比率为1.97%。

对于早前有关“坏账银行”的传闻,余伟文重申,设立坏账银行是当银行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问题时的非常之举,“完全不切合”目前香港银行的稳健经营、财务实力雄厚的情况。

纵使环球经济发展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许多行业备受打击,余伟文说银行业仍然保持包容,与客户共同渡过一次又一次难关,证明银行“有能力也有意愿”与社会共渡时艰。金管局与银行业会一直本着“应帮尽帮”的精神,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升级转型。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