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早前修订本地生获资助入读八大条件,包括要居港满两年。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日前接受港台访问表示,本港不会出现未来几年大量“双非”学生来港就读的情况,她强调,“双非”学生亦是香港永久居民,是香港的一份子,有自由选择入读香港的大学,不应将他们与本地学生对立。
蔡若莲指出,本港高中学额非常充裕,毋须担心有大量学生来港插班找不到学位。教育局将会优化新学年插班安排,区域教育服务处的支援将扩展至中六级别,包括提供各区学校插班资讯,以及在有需要时协助安排学位。
蔡若莲解释称,未来数年有15万“双非”学生来港的讲法,建基于多个假设,包括2008年起出生的“双非”学生过去一直没有来港,这些人全部在内地修读文凭试课程,并且均有意来港读大学,但观察过去数年的情况,这些条件未有同步出现。
蔡若莲表示,未来中小学学龄人口均呈下降,而教资会资助的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维持每年15000个不变,相信随着学龄人口转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增加。她不认同受养人签证持有人来港升学,削弱本地生入大学机会,因为中学文凭试一般采用水平参照评级,不会因为有“聪明人”应考就令本地学生成绩变差。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