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南京照相馆》今日香港公映引关注

​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8月28日起在香港放映优先场,票房稳步上扬,今日(9月4日)正式公映,引发关注与期待。

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8月28日起在香港放映优先场,票房稳步上扬,今日(9月4日)正式公映,引发关注与期待。

《南京照相馆》讲述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为求生存,冒充照相馆学徒,被迫为日军摄影师冲洗照片,包括日军胁迫民众拍摄的“亲善照”。期间,他收留多名中国军民,使照相馆成为临时避难所。面对日军暴行,阿昌冒险协助难民逃离,并将记录屠杀罪证的胶卷公诸于世。

凭藉历史真相的厚重分量以及强烈的情感共鸣,《南京照相馆》自7月25日上映以来,成为引发内地全民观影的现象级影片。在香港,《南京照相馆》由英皇电影发行,今日正式在港公映,公映前一星期即8月28日起推出优先场,让香港市民率先观赏。据悉,连日来《南京照相馆》票房稳步上扬,单日票房超过多部正式上映的华语片。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两张通行证,决定七个人的生死。他们都想求生路,也都想传真相。最终谁能活着将底片送出?”英皇电影昨日(9月3日)在社交平台再发布影片的预告片、人物海报及影视监制潘嘉德的点评等,为今日上映预热。

“导演拍得非常好!没有哗众取宠,只有实实在在地讲故事。” 潘嘉德称赞,电影结尾也拍得太好了,时光穿梭,逝者与生存者在同一空间见证和平的到来!尤其是那句话: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面对登陆香港银幕的“挑战”,《南京照相馆》编剧张珂接受传媒访问时信心满满,指香港观众国际化程度高,历史观与价值观也更为多元,但影片要传递的信息及相对通俗的叙事方式,足够让即使缺乏深厚中国历史背景的普通观众,也能看懂故事、理解情感,并为之动容。

“一部好的历史电影或许就像一颗种子,会在观众心里慢慢生根发芽。”张珂称。

事实上,《南京照相馆》在港放映优先场时,已显现高关注度。

“看到影片里的情节,我眼泪一直忍不住。”有香港市民观影后红着眼眶说,“小时候听长辈提过南京大屠杀”,强调这是所有人都该记住的过往。也有港人看后直言,片中多个场景都令她感到痛心,影片结尾的“铭记历史,发奋自强”8个字亦令她感慨良多,她希望这段历史能被更多人了解和铭记。

社交平台上,有香港网友动情地称,《南京照相馆》更多的是通过历史细节带来的心灵震撼,“特别感谢那些先烈们,他们用生命守护并留存下这些珍贵证据,让这段历史得以被铭记,也让正义从不缺席。”

今早查询香港电影资讯平台WMOOV,可见今晚有部分影院只余少量《南京照相馆》的票可供购买,周六(6日),有数个影院显示已满座。(完)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