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资讯 / 正文

向“空”图强的长春答卷

香港新闻社9月22日报道 “吉林一号”卫星、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多用途无人机、“净月号”科幻星舰……2025长春航空展现场,一件件“长春造”的展品,不仅令无数参观者的驻足,更引发了专业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香港新闻社9月22日报道 “吉林一号”卫星、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多用途无人机、“净月号”科幻星舰……2025长春航空展现场,一件件“长春造”的展品,不仅令无数参观者的驻足,更引发了专业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长春航空航天产业的最新成果,更见证着这座航空“摇篮之城城正在经历的产业蜕变。

长春空天产品航展集中亮相

暌违两年之久的长春航展,不仅让航迷期待,相关企业也是翘首以盼。因此本届航展成为长春航空航天企业亮相的最佳平台。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携“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及宽幅系列遥感卫星模型亮相。

公司宣传主管崔少伟表示,这些展品彰显了吉林省在卫星高端装备制造业上的雄厚原创实力。

目前,长光卫星已通过25次成功发射实现117颗卫星在轨运行,建成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每天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38-40次重访,展现出中国商业航天的非凡成就。 

与长光卫星师出同门的长光博翔,曾推出全球首创“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被关注。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已研发出六个系列的产品。此次长春航展带来了机巢BX100、锋镝100多用途无人机两款首发新品。

现场展出翼展2.5米、机身长度1.78米的锋镝100虽然轻巧,但其起飞重量可达100公斤,巡航速度最快可达每小时180公里,飞行距离大于1000公里。

销售副总经理于洋洋介绍,这款创新产品可以实现快速巨量低成本生产,其载荷灵活,可快速组装和拆卸,适应场景满足侦察、诱饵、火力引导、中继、打击等不同任务需求。

与此同时,吉林省翼启飞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翼指挥”无人机管理平台和无人机火力打击系统,展现了长春在低空经济应用层面的创新实力。

翼启飞总经理胡松表示,这些系统能够为城市管理和应急指挥提供实时视频支援。目前已经在低空物流配送等新兴领域开拓了应用场景。

在长春航展现场的低空经济馆,跨界融合之作“净月号”科幻星舰,颇具未来感的造型不仅吸晴,其丰富的体验元素也深受科幻迷喜爱。

这艘由净月高新区国有平台吉林省净发创新投资集团与长春知行合一动漫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星际战舰”,把想象变成了可触可感的场景,而且将东北地域文化元素创新性与现代航天科技完美结合,开创了航空航天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新范式。

科教优势铸就长春创新引擎

长春新区的明溪之畔,3.6平方公里“长春光谷”核心区,科学布局“一区六园”专业园区体系,为航空航天企业提供了完善的配套环境和发展空间。集群化的发展模式,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正在这里挥洒空天逐梦的汗水。在长光卫星公司,900余名员工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超过90%,双985院校毕业人员比例高达84%。这种罕见的人才密度,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支撑。

在长春,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等“一院三所”,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人才与科研优势。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航空航天产业奠定了人才、创新基础。

在政策层面上,长春的精准支持为航空航天产业腾飞插上翅膀。在《航空航天及应用产业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计划》中,长春市明确提出了“八业并举”的发展路径和30项具体任务。这不仅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通过精准的产业扶持,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开拓市场空间。

科教资源与产业政策的乘法效应让长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全产业链格局加速形成

从创新研发、试验生产到产品上市,从原材料、零部件到整机产品,长春航空航天产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在国内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以长光卫星为例,该公司形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到发射运营和数据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为国土安全、地理测绘、智慧城市等十余个领域提供高质量服务,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长光博翔、翼启飞、元戎网络等企业各展所长,覆盖了无人机研发制造、飞控系统、任务载荷和应用服务全环节。

吉林省元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宝介绍了其创新产品:“无人机清洗系统,可大幅提高高楼外立面和光伏板的清洁效率,两人一天就能完成6000-8000平米的作业任务。”

另一方面,航空航天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净月号”科幻星舰的成功打造,展现了文化创意与航天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

该项目现已完成小说、动画短片、3D模型等内容的开发,未来三年将通过“内容共创+价值共享”模式,构建涵盖文学、影视、模型衍生品及实景体验的全产业链。

“参加长春航展只是起点。”知行合一总经理杨涛透露,“未来将依托净月高新区的无人机学校和文旅资源,打造沉浸式主题体验馆,让中国科幻真正落地生根。”

如今,长春已培育形成以长光卫星等为龙头、数百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航空航天产业生态体系。从卫星研制到无人机系统,从技术创新到应用服务,长春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随着全球空天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低空经济新浪潮兴起,长春凭借其独特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航空航天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正在向“空”图强的征程中书写精彩答卷。

责任编辑:林国瑞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