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5日)在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上表示,今日稍后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将公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内容围绕4大重点领域,涉及10项举措,包括促进一级市场发行、增强二级市场流动性、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以及构建新一代市场基础设施。
陈茂波指,路线图体现政府与市场的共同承诺,巩固香港作为主要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的地位,确保市场保持竞争力、包容性和全球联系。
陈茂波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与单边主义抬头的全球背景下,香港今年再次受到国际投资者瞩目,同时DeepSeek等中国科技企业展现亚洲的科技实力与投资前景,资本正涌入香港。他说,香港既是避风港,又能提供优厚回报,股市已反映这一势头,但常被忽视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同样蕴藏巨大潜力。
他指,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枢纽的优势功不可没,去年日均处理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支付,拥有离岸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亦令香港成为活跃外汇市场的重要支柱。随着人民币日益成为贸易、投资与储备货币,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计价产品及风险管理工具需求激增。
香港已成为离岸人民币国债中心,财政部连续17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累计规模超过4100亿元人民币,海南、广东、深圳等内地省市也相继在港发债支持可持续发展。
陈茂波表示,离岸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提供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性安排、拓展人民币应用场景、鼓励开发人民币风险管理产品等措施积极支持,亦会将与内地的互联机制持续深化扩容,丰富海内外投资者的产品选择。
陈茂波又提到,香港固定收益ETF产品线持续扩展,涵盖美债、内地国债、亚洲债券等多类资产。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保持资金讯息自由流动、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保障货币自由兑换,同时与内地建立多层次市场互联机制,为全球发行人与投资者提供深度流动性、高效运作及可信赖的环境。
另外,本港将强化固定收益产品托管、管理与交易平台,深化与全球金融伙伴的联通。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金管局与港交所(00388)将探索中央资产管理与资产代币化平台建设,目标是打造具全球竞争力的多资产托管基建,助力投资者优化资产管理与价值释放。证监会正研究由市场建设营运电子债券交易平台的可行性,以提升市场效率、透明度与韧性。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