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子龙)第七届立法会任期即将结束,作为完善选举制度、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之下产生的立法会,4年来,与特区政府一同开创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动的新局面。在“一国两制”下,立法会全力配合特区政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高效推动《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立法工作,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立法会也审议及跟进多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案和议案,切实回应市民关切,以及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3月,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资料图片
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行政立法增效能
在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之后,行政立法关系呈现新气象。行政长官李家超2022年上任后提出每月在立法会举办“前厅交流会”,让问责官员和议员以闭门形式深入商讨各项经济民生议题,这一安排有利于增进政府与议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提高立法效率和审议质量,确保施政更贴近民意、符合香港社会的实际需要。及后李家超再提出举行全新的“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让议员和行政长官就重大及策略性议题进行互动交流,这一安排进一步体现了特区政府积极倾听议员意见、加强沟通协作的诚意,有助于增进行政立法机构之间的相互了解,共同推动特区政府的良政善治。
办交流会互动答问会 促进双向沟通
以往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到立法会接受议员的提问和质询,两者的沟通模式较为单向,大多是“你问我答”的形式。为加强行政与立法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李家超透过举办“前厅交流会”,让官员与议员定期会面,广纳民意,至今已举行20次,不少议员均表示,这是行政立法关系良好的开端。
2023年李家超又举行“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与以往一般的“议员问、特首答”不同,答问会既有议员问,也有特首问。这种形式有助于提升议政高度、拓展讨论广度,打破过往“一问一答”的单一模式,实现双向沟通,有助达成高质量的议政。
例如在订立《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时,法案委员会15名成员在7天内“夜以继日”审议,提出过千条质询,政府不仅迅速回应,更接纳90多项修正案。事实证明,政府和立法会加强沟通协作,增强理解互信,能够提高施政效率。过去立法会瘫痪政府施政的情况已一去不返,今届行政立法关系呈现出回归以来的最佳状态。
通过新议员守则 议会加强自我监督
本届特区政府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不断优化治理体系、响应社会期待的积极作为,有助于巩固香港的繁荣稳定,符合国家和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今年7月,立法会更通过新的《立法会议员守则》,首次系统化规范议员履职要求,并同时优化议会运作安排,标志着议会在加强自我监督,在提升运作效能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守则》全面及系统整合和优化规范,订明议员在履行职务时应恪守的指导性原则,包括维护宪制秩序、维护国家安全、维护行政主导体制、坚守法治、廉洁奉公和尽忠职守等,体现议员的责任担当,以强化立法会履行宪制职责的能力。
《守则》将于第八届立法会实施,向议员提供清晰的履职依据,为推动良政善治、回应社会期盼呈上一份坚定而务实的答卷。
以民为本解难题 精准落墨治“痛点”
本届特区政府通过针对性政策与立法会协作,从处理劣质劏房到规范化网约车等“老大难”问题,以及完善基层医疗发展,再到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务质素,一系列举措精准回应社会痛点。这些措施体现了特区政府以民为本的施政方向。立法会积极配合推动相关立法工作,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共同促进香港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推简朴房认证 改善基层住屋环境
针对劣质劏房的“老大难”问题,立法会今年通过了《简朴房条例草案》,为告别?房迈出破局一步。《条例》要求住宅楼宇分间单位须符合一系列有关居住环境的最低标准,包括最低面积、最低高度、消防安全、结构安全、独立厕所、供水要求、照明通风,以及独立水电表,并取得简朴房认证,方可合法出租作居住用途。如有人将未获认证的分间单位出租便须负上刑事责任,而相关租客则不会涉及法律责任。
规管网约车 推动行业年轻化
在本届立法会任期结束前,立法会成功突破难关,通过了《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网约车服务)条例草案》,引入规管网约车服务的法律框架,让市民有更多安全、合法合规的点对点出行选择,同时亦努力革新整个点对点服务行业的生态,推动行业现代化和年轻化,令市民、司机和行业都能够得益,成功为香港解决又一个“老大难”问题。
由于立法时间非常紧促,法案委员会以及立法会秘书处同事在一星期内密集式地进行超过9小时的会议,详细讨论《条例草案》和政府提出的修正案,并顺利、高效地完成审议工作,让政府及时恢复二读辩论,并最终顺利通过。
立法会今年通过《2025年辅助医疗业(修订)条例草案》,移除不合时宜的限制,对基层医疗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条例草案容许病人可在指定条件下无须医生转介,可直接寻求物理治疗及职业治疗服务。在条例草案二读时,14位议员发言支持,期待修例能为香港拓宽中西医学协作的科研领域,并开启基层医疗在跨专业合作上的新局面。
立法会在2023年通过《2022年院舍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草案因应公众要求,在八个方面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务质素,保障长者安享晚年。
高效立法履宪责 筑牢国安保繁荣
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必须履行的宪制责任,本届特区政府和立法会积极高效推动相关立法工作。2024年3月19日,立法会全票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让国家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这是特区政府和立法会共同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体现了“爱国者治港”的最高价值。
回顾整个立法过程,行政长官李家超于去年1月25日在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拉开了相关立法工作的序幕。他在立法会进行咨询后,随即在1月30日至2月28日展开公众咨询。随后,整个立法会支持订立《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必要性和急切性,并举行特别会议,实践尽早完成立法以保障国家安全的目标,同时确保审议全面按程序有序进行。
50小时详细审议 提逾千问题意见
法案委员会各委员连续7天密集审议,几乎每天朝九晚七,更多次出现单一条文长时间审议的情况,包括用超过1小时20分钟审议一条条文,而用超过半小时审议单一条文的亦比比皆是。法案委员会连同内委会为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事宜成立的小组委员会,一共举行了25次会议,用了近50小时详细审议每一条条文,提出超过1,000条问题和意见,产生了91个修正案,每位委员都一丝不苟、高质高效完成审议。
整个立法过程全面按程序进行,议员审议认真谨慎。议员的发言涉及多元角度,范围广泛,内容既全面又深入,审议过程以“早一日得一日”完成立法为目标,既高质、亦高效。
在2024年3月19日,在等待了26年8个月零19日后,香港特区终于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的宪制责任和历史使命,标志香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补齐了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机制的短板,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进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立法会今年根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订立附属法例,就香港国安法第五章关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的职责的条文订明具体细节,以履行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进一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区议会回正轨 社工重拾专业形象
为杜绝第六届区议会的乱象,让区议会重回正轨,立法会在2023年通过《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草案》,亦是香港特区完善地区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是次修例工作旨在优化区议会的职能及改革其组成,令它回复在基本法第九十七条下的定位,即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有关地区管理和其他事务的咨询的非政权性区域组织。《条例草案》严格按照完善地区治理的三个指导原则进行,即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充分体现行政主导。
为完善香港社工注册局的管治,并提升社工的专业和公信力,立法会通过《2024年社会工作者注册(修订)条例草案》。随着法案通过,香港社工注册局的运作、决定都可时刻以公众利益为依归,保障国家安全,以及促进社工专业有序发展。
督导组对接国策 速立法巩固优势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加强顶层统筹领导,带领特区政府及各界更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重要国家战略。本届立法会亦通过包括《香港中医医院条例草案》、《仲裁(与仲裁结果有关的收费架构)规则》、《2022年税务(修订)(与航运有关的某些活动的税务宽减)条例草案》等,为香港中医药在国际发展、巩固“十四五”规划下香港作为亚太区内外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中医医院将带动区域中医药发展
当中《香港中医医院条例草案》对多项现有法例条文作出技术修订,使适用于公营医院或私营医疗机构的相关条文,在相同情况下同样适用于香港中医医院,以确保该院能顺利开展服务。
香港中医医院将于今年底分阶段开展服务,标志香港中医药发展重要的里程碑。香港中医医院亦会担当“转化者”的角色,与中医药业界及持份者合作,推动中医药在本港、粤港澳大湾区,以至国际间的整体发展。
持续巩固港仲裁与海运中心地位
立法会于2022年通过《仲裁(与仲裁结果有关的收费架构)规则》,使与仲裁结果有关的收费架构(ORFSA)制度在香港得以全面实施。《规则》就ORFSA提供详细的规管架构,当中包括有关的协议所需的一般及指定条款,以确保该等协议的有效性及可强制执行性。
此制度令香港能与其他提供相类似仲裁资金选项的司法管辖区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从而保持香港的竞争力和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内外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地位。
立法会通过的《2022年税务(修订)(与航运有关的某些活动的税务宽减)条例草案》,以提供利得税半税优惠予合资格航运业商业主导人,即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经纪商。而在合资格航运业商业主导人为根据《税务条例》享有税务宽减或入息豁免征税的相联船舶企业进行合资格活动的情况下,所得利润亦按该相联船舶企业所适用的相同优惠税率或入息豁免征税。
《条例草案》订有防止滥用条文,以维护税务体制的健全性和遵行国际税务规例。《条例草案》推行税务措施,提升香港在吸引船舶代理商、船舶管理商和船舶经纪商活动方面的竞争力,这亦有助吸引相关的海运业机构来港落户,从而巩固香港的国际海运中心地位。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