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社10月17日报道 东宁的晨雾还没散,薛红云的鞋已经沾了半截泥——这座我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集散中心,39个百亩以上菌园里藏着2万菌农的生计,可北山村、曲大窝棚村这两个边境村的菌地偏居山坳,曾让菌农王大叔愁得睡不着:“采完木耳想找买家,得爬山顶找信号,雨天摔得满身泥也常断联。”作为中国移动牡丹江分公司(牡丹江移动)东宁镇网格长,薛红云20年扎根一线,把“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初心,种进了边境村屯的泥土里,2025年获评中国移动服务明星的荣誉,满是她为百姓解困的温情。
为让小区业主少跑路,她曾多次登门物业。筹备便民服务时,物业怕扰民拒绝借场地,薛红云就连夜写满两页 “便民承诺”:“设休息区、1小时清场,还免费帮测网络。”第二天她指着条款说:“大爷大妈办业务不用挤公交,这才是真方便。”这番诚意打动了物业,活动当天,业主张阿姨握着她的手说:“姑娘,你想得比我闺女还细!”
年轻夫妻的直播卡顿难题,她也解得贴心。小两口多次说“打游戏掉线、直播黑屏”,薛红云上门时,瞥见客厅电竞椅、书房补光灯,立刻懂了:“你们靠网络吃饭,稳定比速度更重要!”她蹲在地上调路由器、测频段、安装全屋智能无线组网,临走还教“路由器远离电器更稳定”。后来小两口发来消息:“今天直播没卡过,多亏你!”
而东宁的菌地,藏着她最难忘的温暖。今年春雪化时,通往曲大窝棚村菌园的路成了泥塘,车子陷进去,她和队员挽裤腿推车,泥巴溅到脸上也顾不上擦,半小时后脱困时,裤脚能拧出水。队员叹“太苦”,她却掏出怀里的热煎饼笑:“李婶怕咱饿,特意烙的,咱多跑一趟,她就不用跑几十里路办业务。”
就是这样的坚持,让无线宽带CPE设备走进了一个个菌棚。北山村的菌农曾怀疑:“之前的设备雨天就断,这能行?”薛红云抱设备钻进菌棚,在菌架间、田埂上测信号,雨水打湿衣服也不管,指着满格信号说:“您看,直播卖木耳都不卡!”见村民还犹豫,她又说:“试用三天,不满意我拉走。”三天后,王大叔拉着她的手直道谢:“现在躺家里就能和买家视频,再也不用爬山顶了!”
如今,牡丹江移动建起211个5G基站,行政村信号全覆盖,菌农们用上了“千里眼”,李大姐在手机上就能看菌棚温湿度,还能直播卖木耳;北山村的菌农靠大数据查市价,再也不担心卖亏。薛红云的客户满意度常年满分,2025年的中国移动“服务明星”证书,她总说:“这是百姓给的。”
夕阳下,她又往菌地走。“只要菌农们的通信顺了、日子富了,我多跑几趟不算啥。”她的身影融进边境小城的暮色里,把中国移动“心级服务”的暖,种在了东宁乡村振兴的路上。(张 岩 牟晓欲)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