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 燕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对于香港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香港社会需把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落到实处,从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香港更好发展,同时进一步贡献国家未来发展所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十四五”时期,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依然取得重大成就,香港的“八大中心”建设同样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社会热切期待国家和香港在“十五五”新时期实现新发展、作出新突破。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全会提出一系列“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这些目标清晰明确、切实可行,既为全国上下设定目标全速前进,也为香港参与国家发展指明路向。
在全会提出的12项重点工作方向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在首两位,是香港对接“十五五”规划的重要着力点。北部都会区作为香港旗舰发展项目,不仅回应香港内部的土地供应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对接国家优势产业的重要腹地。香港未来要确保北都区加快发展,藉北都区毗连内地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先进制造业紧密连结,同时在北都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早着国家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发展先机。
大湾区创新资源高度集聚,香港积极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科研资源丰富,与国际前沿创新技术接轨,未来应整合科研资源与创新力量,把握国家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上深化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助力国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时抓住历史机遇。
国际循环在未来5年将不断拓展,跨境供需贸易活动只会有增无减。香港应构建“双循环”跨境物流中心,并与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各市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发挥香港跨国供应链管理平台、“双循环”产业互联网交流平台功能,更好承接“十五五”规划的贸易流动。
把握好“十五五”时期机遇,是香港再次巩固提升经济优势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出路,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十五五”规划的战略策略意义,积极转化“十五五”规划大势下对香港的支持,香港发展前景将更稳更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贵州文化交流基金创会主席)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