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志胜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指明方向,振奋信心,催人奋进。
塑造新优势激发新动能
“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谋篇。四中全会之所以受到全球关注,原因在于当前保护主义暗潮汹涌,强权政治阴云不散,地缘冲突多地延宕之下,中国经济的稳中求进、向新而行,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大的确定性和动能,更已成为动荡变革世界的“稳定之锚”。四中全会向国际社会展现出中国发展强大的活力与韧性,中央在“十五五”规划所作出的规划和部署,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必将引领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不断激发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开辟新空间,夯实内在根基。
对于“十五五”规划,香港不是“旁观者”,更是“促成者”、“参与者”,不单不能缺席,更应主动参与,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全面对接落实,尤其是在国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香港的国际化平台将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可贡献国家,亦为自身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国家在“十四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大丰收,取得一系列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十四五”前四年,国家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经济总量今年有望达到14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约30%,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等等。
一连串亮眼的数字,充分反映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其中,“十四五”规划为香港量身设计的“八大中心”定位更加稳步推进,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持续巩固提升,创新科技、文化艺术、争议解决等发展势头迅猛,香港全球竞争力处于国际前列,这些都表明“十四五”规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充分彰显“中国之路”越走越宽广,“中国之治”更显优越。
“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至于“十五五”则处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中间阶段,既是承上启下的五年,更是“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关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部署,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遵循的原则以及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2035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国家发展定下目标、阐明方向、提出要求。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对国家创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将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更是当中重要一环。这要求香港必须用好北部都会区等创科重地,与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制造业紧密结合,同时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优势,催生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更好地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以及国际化平台,助力国家现代性产业的成长,更要大力招商引资,把大量海外企业和资本“引进来”,拓展商贸合作空间。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至加大对民生工作投入等要求,对于香港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全会明确提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中央对港澳的支持。“十五五”规划建议所列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所提出的发展战略,不但为国家发展谋篇布局,更为香港发展指明方向。“十四五”规划首次为香港确立“八大中心”定位,“八大中心”的全面定位不但彰显香港的独特优势,更为香港发展多元产业、经济升级转型指路引航,奠定由治及兴的稳固基础。这再次表明:香港与国家命运与共,香港的发展与腾飞从来都是与国家同行而来。
通过四中全会,香港各界可了解国家在“十五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及目标任务,从而及早谋划对接。特区政府以及各界应高度重视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五五”规划,既要将全会精神在社会上宣传好,更要为“十五五”规划的对接落实做好准备,提速部署,全面发力,承接良好发展态势,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