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一连两日的科学峰会今日(24日)启动,云集国际顶尖科学家。
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和香港科学院合办的“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重点活动之一“科学峰会”今明两天(24和25日)举行,首日吸引约500人到场。据悉,今届峰会邀请超过30名国际顶尖科学家聚首香港,包括3位专程来港发表演讲的诺贝尔奖得主。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rieh WARSHEL亦于今日分享计算生物学的过去与展望。
署理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张曼莉致辞表示,香港致力于深化国际创科合作,而未来科学大奖正是搭建跨学科、跨文化、跨代际交流的重要科技平台,助力香港更充分发挥创科中“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角色,推动全球科学界携手共进。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将持续关注并支持此类高水平科学交流活动,同时将继续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培育优秀科研人才、支持前沿科技研发及推动产学研融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本地创科生态,为创新想法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营造肥沃土壤,加速推动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发展,以科学精神激励更多创新力量,为建设更美好世界贡献香港智慧与香港力量。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致欢迎辞,提到未来科学大奖连续第3年在港举行,这项年度科学可发挥香港作为国际化窗口及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促进跨领域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同时提升香港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之地位与影响力,并通过各项科普活动,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热情,培养未来科创生力军,助力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目标。
今日(24日)参与峰会的其他嘉宾,包括拉迪儿童医院沃尔夫家族微生物组研究讲席教授Rob KNIGHT、香港科学院院士兼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于君及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兼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林等,他们就化学、生命科学及数学三大领域交流科研成果,如探讨人工智能的原理,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命枢纽的角色和几何视角等。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