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香港首10个月IPO集资额约2160亿 按年升逾2倍

港交所公布,今年首10个月,新股集资金额达2159.8亿元(港币,下同),按年升近2.1倍,总集资额升约2.3倍至5070亿元。

港交所公布,今年首10个月,新股集资金额达2159.8亿元(港币,下同),按年升近2.1倍,总集资额升约2.3倍至5070亿元。期内共有81家新上市公司,按年升50%。业界直指,今年香港IPO市场的表现超出预期,鉴于港交所处于排队中的拟上市公司逾300家,相信香港有望持续在全球新股融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港交所的数据显示,首10个月,平均每日交投逾258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78亿元,上升逾一倍。截至10月底,香港有266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48.1万亿元,较去年底升逾36%。当中,内地企业占总市值的80.5%、占整体成交金额比例达90.3%,分别较去年底提高0.7及2.6个百分点。

2025年以来,香港IPO(首次公开招股)市场持续高歌猛进。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从近10年香港IPO数据来看,2019至2021年是香港IPO的巅峰时期,这3年的年度IPO规模均突破3000亿元,随后在2022至2024年这3年期间陷入低谷,其中2023年的IPO规模甚至不到500亿元,2024年稍有恢复,但也仅有879亿元。

今年以来,香港IPO市场则一扫颓势,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大型IPO一个接一个,加上11月5日在港上市的赛力斯,今年来港股市场共出现了8家百亿港元级的IPO。与此同时,小而美的科技类、生物类IPO接连不断,加上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新消费公司批量上市,推动IPO总额重登全球榜首,

可以说,今年香港IPO市场的表现超越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浦银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赖烨烨在接受传媒访问时就说,香港前10个月IPO募资总金额,“已大幅超出我们年初全年募资金额达到170亿至200亿美元的预期。”

火热的IPO业务也让从业者们忙得不可开交。香港有投行人员形容,“没有时间睡觉、放假,没有休息日。”

早前,有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包括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渣打、花旗及星展等在内的外资大行开始在香港招聘抢人才,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银行和理财服务需求;因应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畅旺,亦有消息指出,一些中资券商再次调高香港初级银行家的薪酬,以提升留任率,并应对交易量的激增。

市场认为,今年香港IPO的强势与多重因素有关,包括中央支持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优化大型A股上市公司申请来港上市程序;港交所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也有美国政策环境带来的影响。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早前分析称,除美国外,香港IPO市场排名全球前列,因此企业若考虑出海时避开风险,香港是第一选择。

截至10月21日,剔除失效、撤回、被拒绝和被发回的拟上市公司后,港交所处于排队中的拟上市公司共计303家,这些公司有望支援明年港股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进一步提升,香港有望持续在全球新股融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德勤早前预计,今年香港将有超过80只新股上市,募资额将达2500亿至2800亿港元。(完)

责任编辑:王恩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