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港警11月至今接670宗网购骗案 近4成涉Carousel平台

香港警方“守网者”脸书专页19日发文表示,11月至今,警方接报超过670宗网购骗案,当中近四成案件涉及线上买卖平台旋转拍卖Carousell。

香港警方“守网者”脸书专页19日发文表示,11月至今,警方接报超过670宗网购骗案,当中近四成案件涉及线上买卖平台旋转拍卖Carousell。

帖文提到,日前一名40岁女士在Carousell平台放售一樽价值190港元的保健产品,对方声称有兴趣购买,其后在WhatsApp通讯软件传送一个假冒平台的钓鱼付款连结,内需填写银行户口资料及密码。该女士不虞有诈,填写后不久,就发现银行户口有3笔不明交易记绿,总损失超过30万港元。

“守网者”提醒买家及卖家,对对方提供的“付款连结”有疑问就不要点击,无论货物价值多少,骗徒最后只是想骗银行资料,“令你一铺清袋”。此外,网购时应提防来历不明的买家或卖家,了解清楚卖方背景,包括搜寻其电话号码、银行户口号码、专页名称等资料,并留意负评。

图源:守网者FB

港警提醒,如有怀疑,除向官方机构查询外,亦可在守网者网站(https://CyberDefender.hk)用“防骗视伏器”或手机版“防骗视伏App”,输入可疑网址。

Carousell 2012年在新加坡成立,2016年进军香港。2021年的资料显示,香港平均每7人,便有1人是Carousell的用户。

Carousell早前发布《2024年地区诈骗趋势报告》,指出香港最常见的诈骗为演唱会及活动门票诈骗,骗徒会声称手上有热门或已售罄活动的的门票,并以低价出售。但买家付款后不是没有寄出门票,就是寄出假票。假货诈骗同样在香港较为猖獗,骗徒出售冒牌产品,特别是运动鞋和名牌时尚单品等。

其他的骗案还有电商诈骗,骗徒刊登热门的电子产品,利用买家急于购买的心理,在收款后便消失无踪;假买家钓鱼诈骗,骗徒假冒买家,发送模仿Carousell或银行网站的钓鱼连结,以盗取个人及财务资料等。

去年,香港共录得11559宗网购骗案,较2023年大幅上升近三成,合共损失3.56亿港元,平均每宗骗案受害者损失约3万港元。(完)

责任编辑:吴美玉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