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振兴乡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在这方面“开花结果”,必须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这其中,数字普惠金融的助力是很有用的一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收入来源更加多元,经营、财产和转移性收入比重有所增加。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中等收入群体大约有4亿到5亿人,只占总人口的1/3,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能够通过发挥资本要素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在优化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现阶段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站在金融的角度看,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改变过去受制于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导致农村经济主体融资难问题,让农民通往增收的道路走得更便捷一些。而加快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正是引导社会资源更精准流向“三农”、提升其金融可获得性的有效途径。随着金融服务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加速向农村地区普及下沉,金融服务匹配农村金融需求的效率和质量将迅速提高。整体而言,通过进行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革,农业农村金融体系也将在金融服务品种多元化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得到完善。
具体来说,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可从多方面着手。
(田 轩)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