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路的前方是梦想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凉山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在两会会场展示了三张照片,并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凉山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在两会会场展示了三张照片,并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三张照片从木屋、土坯房到轻钢小洋楼,变化显而易见,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这变化的背后,是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凿通了出山之路、奋斗出脱贫之路、谋划出振兴之路。

的确,在阿布洛哈村,路,太重要了。路,见证着命运的变迁,也托起梦想和希望。

阿布洛哈,在彝语中意为“高山中的深谷”和“人迹罕至的地方”。阿布洛哈村,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重重大山,割断了小山村和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家乡。

走出大山,曾是包括吉列子日在内所有山里孩子的梦想。“我想离开浪浪山”,就像国风动画片《中国奇谭》中“浪浪山”里的年轻人一样,吉列子日和村里的很多人都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他曾无数次沿着村口的小路往外走,去求学、去工作,并成了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但,吉列子日回来了。他放弃了毕业后稳定的工作,在年迈的老支书鼓励下,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三年艰苦工作,他忙前忙后,带着村民一米一米修通了悬崖边的路,带着村民养起黑山羊、售卖脐橙……有亲戚说他傻,叫他“铁憨憨”。他们不理解,千辛万苦走出大山,读了大学,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回来呢?

一位网友借“浪浪山”的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人人都想离开浪浪山,那浪浪山还能剩下什么?把浪浪山变成花果山,才是最佳选择。”

在全国有不少像阿布洛哈村一样的村子,也有很多像吉列子日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攀着崎岖的山路走出去,又回到家乡走出一条“乡村振兴路”。

走出大山,为的是自己的梦想。

回到家乡,为的是乡亲们共同的梦想。

未来,通往梦想的路,越走越宽。

(记者 李洁琼 闫雨昕)

责任编辑:刘子恩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