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艺术 / 正文

逾83件(组)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珍品亮相黄浦江畔

83件(组)明代书画珍品25日起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公开展出。

中新网上海电 (记者 陈静)83件(组)明代书画珍品25日起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公开展出。

据悉,当日开幕的“龙与士——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是龙美术馆(西岸馆)十周年系列展之一。本次展览呈现的明初到明末近三百年书画文物,囊括了浙派、吴门画派到松江画派及同时代大家的书法、绘画及信札等珍贵文物,涉及到的创作者近60位,其中,多件长达十米的手卷尤其引人瞩目。

本次展览的总策划刘益谦表示,明代是文化最活跃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大文豪、大思想家,时至今日一直影响着后人。收藏字画,特别是中国古代字画,明代文人字画是收藏人追逐的梦想。

在展出的作品中,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行旅、送别和雅集文化如何出现在明代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里,也会看到手卷、扇面和册页等如何作为礼物,在社交场景维系、巩固人际关系。

明代也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浏览这些佳作,人们能够感受视觉审美冲击之余,龙美术馆方面表示,或许能够感受到“士是明代最具偶像性质的形象”。策展人谢晓冬认为,绘画中的士气或文人气是至关重要的。吕纪、吴伟、张路、周臣、仇英这些或服务于宫廷,或服务于民间的职业画家,他们被时人追捧和画史铭记正源于此。

谢晓冬表示,明代传世的图像与物品之丰富是之前的时代所未有的,它第一次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社会的文化丰富性。而塑造这一印象的正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以及他们所影响的其他职业阶层。书法和绘画在士人和时代的价值天平上,也被提高到与诗文创作几近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17世纪初人们的书画品味发生之前,文徵明一直被认为是明代最伟大的画家和书法家, 到晚明来自松江(今属上海)的董其昌改变了这一状况,他提出的文人画“南北宗”理论和艺术实践,深刻地改变了此后中国画的创作走向。谢晓冬说,本次展览中,观众可欣赏到文徵明的数件作品。

责任编辑:高志远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