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为“没有墙壁的教室”叫好

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成人识字直播”,会出现上百个直播间,粉丝从一万到几十万不等,该话题的播放量最高竟达15.8亿次。

你可曾想过,现在身边还有不识字的人?“1200万成年人在直播间学识字”,这是怎样的场景?

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成人识字直播”,会出现上百个直播间,粉丝从一万到几十万不等,该话题的播放量最高竟达15.8亿次。

一个人、一块黑板、一张纸、一支笔,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开始,直播间里,操着各式口音的学员和老师连麦,互动频繁直接。安徽退休老师杨维云开设拼音课堂直播,两年间为数万名成年人提供零基础识字课程。今年3月4日,她与另外12位“银发知播”获得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

这些不同寻常的直播间让我们注意到“文盲”群体的困窘与努力。

建国初期,我国文盲率曾高达80%。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扫盲,据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降至2.67%。

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仅2.67%也意味着还有3700多万文盲。他们大多生活在乡村或偏远地区,女性、老人和边缘人群占多数,其中也有青壮年。

不识字造成他们与社会之间巨大的鸿沟。看不懂路牌、认不得地图、发不出信息、签不了名……处处要依赖他人。他们,被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隔绝,成了“局外人”。

互联网拉平了世界,拉低了普通人跨越鸿沟的门槛。只要想学习,就可以找到资源;只要有网,就可以随时开始。识字直播间像是“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学校”,这样新形式的“互联网扫盲班”,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公共服务留下的缝隙。

对他们而言,巴掌大屏幕里的那块黑板,写满的是希望。通过识字,他们打开了新的世界,拥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和机会。有网友感慨“对那些曾经长久受困于此的人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诗与远方。”

而更大的启示在于,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快信息化普及,让特殊群体也能共享数字化发展的成果与红利,还大有可挖掘的空间。

我们为这间“没有墙壁的教室”叫好,也期待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加入,继续发挥科技向善的作用,帮助那些曾被“忽略”的群体,让他们不再成为与时代隔离的“孤岛”。

(记者 王志艳)

责任编辑:刘子恩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