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自媒体造谣乱象 要治

网上热点不时上演“反转剧情”,网民关注“感情错付”,真相大白后只能自嘲一句:“下次且得让新闻飞一会儿”……这大概是近年来不少人“网上冲浪”都有过的经历。

反转来得很快!

最近网上热传的“中电科加班事件”中的工作群聊天记录,是伪造的!

7日晚,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通报事件调查结果。目前,涉事者陈某龙已被行政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上热点不时上演“反转剧情”,网民关注“感情错付”,真相大白后只能自嘲一句:“下次且得让新闻飞一会儿”……这大概是近年来不少人“网上冲浪”都有过的经历。

“反转剧情”的背后,是网上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的乱象。近年来,“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寒门大学生偷外卖”“刘学州被网暴致死”等热议事件中,混杂着不少自媒体的造谣传谣、恶意炒作。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如今网民要想拨开迷雾看到真相,还真是不容易。

比如,伪造嫁接,以往的谣言大多是一段文字,现在不仅有文字,还有嫁接或者伪造的图片、视频来“佐证”,更有胆大者,连警方账号都敢冒充;

比如,脑补细节,一些自媒体以热点新闻事实为主干,杜撰各种细节进行渲染,一些刑事案件,警方刚接到报案,自媒体已经详细“破案”了;

再比如,评论带节奏,一些自媒体“带怒党”紧跟热点,故意歪曲事实,抓住一些细节大作文章,听起来“正义感”十足,实际上不过是制造噱头,将读者带偏……

自媒体乱象层出不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造谣的成本太低,维权的成本太高。法律要让造谣者心生忌惮,才能打击网上虚假信息,遏制恶意炒作。

近日,中央网信办针对自媒体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出台一系列整治措施,就是要让法纪利剑树立权威,让那些唯利是图、没有底线的自媒体付出违法应有的代价。

网络空间从来都不是无法无天的“江湖”,更不是来去自如的“造谣场”。想不负责任地搞事情,想不择手段地赚流量,打这样的如意算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记者李洁琼 王志艳)

责任编辑:刘子恩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