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電費不斷加,基層市民苦不堪言。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兩電《管制計劃協議》的中期檢討,不少立法會議員均認為必須調低現時兩電8%准許回報率,同時應要處理港島區居民電價較高的問題。至於早前港燈出現停電事故卻因在指定時間內恢復供電,反而可循機制獲得獎賞,多名議員對此提出批評,並建議特區政府作出優化,可參考港鐵做法,將兩電停電事故的時間與罰則掛鈎。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政府計劃與兩電於今年就協議進行中期檢討,屆時會逐一討論能否調低准許回報率、政府能否加強監管兩電支出,以及檢討賞罰機制等。
電費問題備受市民關注,也成為昨日立法會會議一個焦點議題。「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日在會上提出,必須調低現時兩電8%准許回報率,否則只會令「兩電開支無王管,人工任佢加」,最終增加基本電費。
應考慮開放電力市場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簡慧敏亦質疑現時計算兩電准許回報率的方程式,與同年度固定資產平均淨值掛鈎的做法是自相矛盾,認為必須修改,同時要考慮開放電力市場。
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指出,雖然去年6月國際油價急升至約160美元高位,但現時已回落至約70美元,油價跌幅卻仍未反映在電費中,質疑兩電的計算方法不合理,建議設立一個可令「加的時間盡量慢,減的時候盡量快」的機制。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希望中期檢討同時處理港島區居民電價較高的問題。
中電總裁蔣東強回應指,中電一直努力控制成本,基本電價已連續3年維持同一水平。在採購燃料方面,中電會通過競價方式尋找供應商,涉及天然氣的大合約,相關資料亦要給予政府審批。
港燈營運董事鄭祖瀛則指,港燈在採購燃料上受政府監管,港燈與中電合作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近日已進行調試,將來採購天然氣的價格將非常有競爭力,相信對市民及兩電都有益處。
另外,早前港燈接駁後備電纜引發短路令港島多區大停電,卻由於在限時內恢復供電,反而可按機制獲逾500萬元「獎勵」,社會譁然。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指出,在過去停電成日常的年代,家家戶戶都要長備蠟燭在家,由於供電難以穩定,所以復電迅速值得獎勵,惟隨着供電設施進步,現時供電穩定是一種合理要求,如電力公司引發停電,不應因復電迅速而獲獎勵,認為需要檢討機制。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則關注港燈於事故中有否違反《電力條例》。
擬接受內地零碳能源
謝展寰回應指,政府計劃與兩電於今年就協議進行中期檢討,目前正做準備。而過去兩年因應能源危機對電價造成壓力,加上去年中電電纜橋及早前港燈停電事故,都反映賞罰機制需要關注,有關事件都會納入檢討內容,政府對今次檢討持開放態度。
他強調,長遠而言希望透過整體供電策略,處理九龍新界與港島區電價差別的問題,亦計劃在將軍澳興建接電站,接受內地的零碳能源以供應兩電,希望有助減低港島區電價。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