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旅游 / 正文

四点希望”引领推进文体旅游 杨润雄:让社会更团结让生活更美好

第六届特区政府上任即将满一周年,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近日接受香港商报记者专访,回顾了过去一年文体旅游局的工作并展望未来。“走出疫情阴霾,复办多场国际盛事,这是香港过去一年来最大的变化。”杨润雄指出,特区政府取消入境防疫措施限制、社交距离措施限制,有效带动了香港经济发展,未来将集中推动香港与内地间的交流,配合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

杨润雄

文体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接受香港商报专访。(香港商报记者冯瀚文摄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去年“七一”亲临香港视察,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其间,习近平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了“四点希望”,包括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杨润雄表示,“过去一年来,文体旅游局的工作都是根据习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来推进,同时亦考虑到了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

特区政府去年进行架构重组,当中包括新成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作为首任局长,杨润雄表示,政府将文化、体育、旅游及创意产业集中在一个政策局,是希望更有效地推行相关工作,产生协同效应、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功能,属于提高治理水平的措施。同时,将文化和旅游整合,亦是配合国家“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整体发展方向,令香港和内地的文旅部门更能有效地加以对接和交流。“在过去一年,有关工作已经取得成效,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广东省的对接交流更为畅顺,不单令大湾区的文体旅游发展有更强的向前动力,更将这种前行力量辐射至其他省市。”

走出疫情阴霾 复办多场盛事

杨润雄认为,过去一年来最大的改变就是“疫情过去了”。今年2月份起,特区政府取消入境防疫措施限制、社交距离措施限制,随即带动了香港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动能提供了强大力量。“香港在多了旅客的同时,也举办各种大型活动,例如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国际七人榄球赛、国际龙舟邀请赛等。”他续指,文体旅游局的工作是培养社会的正向思维,培养市民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整体价值观,“我们希望透过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令整个社会更团结,令市民生活质素不断提高,这些都符合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中的期望。”

杨润雄表示,文体旅游局将继续推动香港与内地间的文化、艺术、体育等交流,以配合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工作,而这也是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给予香港定位的八大中心之一。他指,香港的文化底蕴根基就是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中西融合荟萃的独特文化。因此,香港应用好“一国两制”优势、在香港现行文化政策下,依据本身发展,做好中外文艺交流中心的工作,对外说好中国故事及香港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向外传播。

与深圳和湾区加强合作交流

那么,香港应如何用好深圳的角色来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对记者此问,杨润雄回应称,香港与深圳紧接相连,因此完全可以一同发展。他认为,深圳在文化艺术方面做得很好,例如文化艺术表演场地,他本人很乐意带同外国旅客或香港市民去深圳欣赏表演。“深圳在文化艺术创意上也有很多特点,由于两地往来方便,文化差异较少,因此两地文艺团体可以在创作项目等领域方面加以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建设。”

大湾区合作方面,特区政府自今年起将连续5年共拨款1.35亿元,资助香港艺团到湾区演出。对此,杨润雄表示,政府5年前就已推行类似的“五年计划”,当时共拨款1.4亿元,在内地进行了逾50台表演,吸引到1500至1600名香港艺术家参与,内地观众则达5万至6万人次。如今随着疫情渐渐远去,两地互动交流更容易,他期盼能够带动每年约1000名香港艺术家去内地演出,长远希望这些香港艺术家与内地院线建立紧密关系,日后自行达成合作表演协议,康文署将继续推动有关工作。

明年举办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他说,香港将于2024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为期超过一个月的艺术节将由康文署策划及统筹,预计可吸引约5000名艺文同业参与,现场节目入场人次约14万。杨润雄指,届时亦将安排高水平的内地艺团来港演出,推动他们和香港业界多交流多接触,令大湾区文化艺术共同进步,同时亦希望利用香港与国际接轨的优势,推动大湾区内城市的特色文化艺术发展。

此外,2024年10月还将举办第一届“香港演艺博览会”,为期约一星期,届时将邀请香港、亚洲,以至全球各地的顶尖艺术家,在全港各大小表演场地,密集式呈献一连串精彩节目,让香港市民及海外旅客欣赏一流水平的话剧、舞蹈、音乐及戏曲等演出。“我们会制造更多平台,让世界各地的业界精英都能参与,产生中外文化碰撞。而本港一些取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局方亦会鼓励他们走出去,带他们到外地表演,达到‘引进来’和‘带出去’的效果。”

社会看到文体旅游正面影响

对于上任一年来的感受,杨润雄坦言挑战很大,因为文体旅游局将民政事务局的文化体育政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旅游及创意产业政策连在了一起,社会和业界都有很高的期望,亦希望有创新的发展。自香港与内地和国际全面恢复通关后,社会都看到本港文体旅游方面的正面影响,带动社会上的欢乐气氛,并透过体育、文化项目,提升了社会团结及市民生活质素。

“不过,工作中也有不快之事。例如,去年7月MIRROR演唱会的不幸事件,以及一些偶尔发生的社会争议等。”杨润雄坦言。他强调,自己能够正面面对和处理,亦很乐意继续为香港内部带来正能量,加深内地对香港的了解,加深外国对香港的了解,为团结社会作出贡献。

联合粤澳用港所长办好全运会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由广东、香港及澳门在2025年共同承办。据悉,广东省体育局已同意在港举办8个体育赛事及4至5个群众赛事的建议,包括剑击、滑浪风帆、场地单车、足球、高尔夫球、七人榄球、沙滩排球及手球等。

杨润雄表示,已就比赛项目分工向内地当局提交建议,正待国家体育总局批核,“香港申办项目时,除了要顾及硬件、软件的能力外,亦要顾及港人热爱观赏的运动。”

对于外界关注香港比赛场地将如何配合全运会,杨润雄透露,2024年底落成的启德体育园将设有可容纳5万名观众的主场馆、容纳1万名观众的室内体育馆、容纳5000名观众的公众运动场,“未来很多项目都可以在此举行”。此外,将军澳亦有符合国际自行车联盟标准的室内单车场馆,至于水上运动则可在维港举行。

谈及精英运动员培训工作时,杨润雄表示,今年9月杭州将举办亚运会,明年亦会有巴黎奥运会,特区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精英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争取佳绩,并透过这些运动项目推动社会团结。在普及运动方面,政府将透过更多体育活动,让内地和香港青少年互相加深了解,从而更了解国家,培养社会正向思维。

共同推进湾区“一程多站”旅游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资源丰富,而香港优势是中西文化交融、旅游接待配套成熟,尤其是吸引和接待国际旅客方面的经验丰富。”杨润雄说,特区政府将继续推展香港作为国际旅游枢杻的地位,以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的作用,希望与内地城市合作,共同宣传大湾区整体旅游经验,令香港发挥带动旅客来香港和内地城市观光的作用,同时带动两地旅游业。

粤港两地地理位置邻近,资源互补,两地在旅游推广上一直都是策略伙伴。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2000年就开始实施“144小时便利签证”,旨在简化旅客在10个广东省口岸的进出程序,有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合资格人士可从香港和澳门直接进入广东省,为推进“一程多站”创造了条件。杨润雄称,“144小时便利签证”原意是为外国游客提供方便,主要是让旅游团签证时更容易管理,并得到内地相关部门支持;随着全面通关,局方将更积极推动“一程多站”,争取更多广东省城市加入,同时争取更多国家和地区列入便利签证范围。

对于香港赖以吸引游客的优质景点路线,杨润雄介绍,除了主打的维港、美食、绿色生态旅游和古迹外,今年太平山有了新缆车,迪士尼乐园亦将增设新的“魔雪奇缘世界”主题园区。另外,内地网红亦推广了很多香港“打卡位”。他说,政府将继续深化地区特色以吸引游客,以往美化过湾仔和深水埗,现正考虑美化荃湾,以设计和艺术装置凸显区内特色,令市民游客有新感觉,创造更多打卡位;去年西贡海艺术节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打卡,今年亦将再接再厉。(记者 李铭欣 庄海源)

责任编辑:苏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