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继续召开大会,探讨劳工问题。
近年香港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年青人不愿意投身香港短缺的各种相关劳动工作,政府早前宣布放宽“补充劳工计划”,暂准26个工种可输入外劳两年,雇主须先经4周本地招聘。立法会今日(29日)继续大会,多名议员建议政府推动释放潜在劳动力,避免长期依赖外来劳动力。
劳联秘书长周小松议员指出,香港近年面对劳动人口及劳动参与率持续减少的挑战,现时香港的妇女劳动参与率只有48.3%,远比新加坡63.4%为低,香港有58.6万名女性因照顾家庭离开劳动市场,政府应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制订宏观及长远的劳工政策,以积极发掘及释放潜在劳动力,包括为妇女、中高龄人士、少数族裔、新来港人士及残疾人士等不同群组消除就业障碍,加强就业支援及再培训服务,协助非劳动力人口重投劳动力市场,确保本港有持续及稳定的劳动力供应,提升香港竞争力及经济增长动能。
工联会梁子颖议员表示,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局面,政府要拚经济也要改善民生,更要保障工人的劳动尊严,建议为劳动力未被释放的群组提出支援,包括提升他们的数码资讯技能,提供就业支援辅导服务,优化再培训课程的内容、津贴及职业配对服务,此外,调高申请公共租住房屋、居屋及公共福利金计划的入息上限,让申请人无须因为有关限额而放弃就业。郭伟强则建议改善各行业的工作环境及待遇,缔造更公平、多劳多得的就业市场,让雇员都得到优质的职业发展,以吸引更多潜在劳动力就业,避免长期依赖外来劳动力。
民建联颜汶羽议员指出,香港经济复苏正面对多个不明朗因素困扰,其中劳动人口及劳动参与率持续减少是最迫切需要处理的事项。他认为释放劳动力需要由青年、妇女、长者就业困难方面入手,改善劳动力倾斜的问题,建议加大力度增加税务优惠,推动家庭友善措施,增加日间托儿服务,检查中年就业的成效,增加雇主的在职培训津贴金额,增加计划吸引力,展开新一轮人力资源推算,制订“劳工短缺清单”及精准的短缺工种就业计划,发掘与培训潜在劳动力,鼓励他们投身劳动力短缺的行业。
陈沛良议员指出,本港未有划一法定退休年龄,不少公司都规定雇员60岁至65岁退休。本港现时有约150万65岁以上的长者,未来每年会继续增加。政府可考虑提供聘用长者津贴、增加扣税额等,以鼓励雇主聘用长者,并将60岁或以上人士的薪俸税税率调低,鼓励更多长者就业,进一步释放和吸纳中高龄人士劳动力。
劳福局局长孙玉菡表示,本港经济活动复常,各行业人力需求殷切,政府一直以本地劳工优先为原则,加强培训,提供就业支援,缔造有利的工作环境。针对妇女照顾家庭问题,政府9月将推出“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试行计划”,当局检视成果后再决定是否扩大计划。
有关人力资源推算的建议,孙玉菡回应指,劳福局即将展开新一轮人力资源推算,改良推算方法,按选定的策略性经济行业,包括对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香港作为八大重中心和其他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评估主要行业和快速增长的技能,及反映经济行业对不同资历和技能水平工人的需求,配合香港未来发展的需要。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