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文化 / 正文

徐迅雷:文化国际化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

香港是国际大都会。国际化是香港的优势、特色,也是命脉,经贸是这样,金融是这样,文化同样也是这样。经济因自由与开放而繁荣,文化的繁荣同样也离不开自由与开放。

A

互动交流答问会,香港价值创造会。互动交流答问,在行政长官与立法会议员之间进行,这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推出的新机制。

7月13日,李家超出席第二次“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聚焦三个议题,头一个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答问讨论中,立法会议员谭岳衡用普通话向李家超提问,李家超也是首次用普通话回答。

“俏哥”议员霍启刚,是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他认为,文化产业需要有配套,期望做好文化金融,培育文化独角兽企业。

李家超表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将为香港发展带来庞大的动力和机遇,而让香港市民在文化艺术方面参与和受惠,同时发挥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发展香港的文化艺术产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对香港未来至为关键。“香港是国际大都会,拥有中西文化汇聚的优势和广泛国际网络,可以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搬上国际舞台,更可强化与内地和国际顶级艺术文化机构的联系网络。”

香港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国际化:不仅拥有中西文化汇聚的优势,也拥有世界级的艺术文化设施,还经常举办世界级艺术盛事……

文化的自信不是“自大”,文化需要国际化。文化的太阳月亮,普照古今中外;文化的百花,要开遍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文化国际化,就是文明互鉴。

B

我见明月照千里,料明月见我应如是。

6月29日晚,“湾区升明月”2023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在香港举行。百余名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电影人和音乐人,共聚香江,唱响金曲,为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献礼。

在香江之畔,穿越光影的时空、音乐的长河——这是经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视听盛宴。晚会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紫荆文化集团、凤凰卫视联合主办。为时3个半小时,以演唱香港和内地的影视歌曲为主。嘉宾阵容强大:

主持人由来自电影频道、凤凰卫视、深圳卫视、澳门莲花卫视的主持人以及电影人组成,他们是蓝羽、吴京、苏有朋、刘乃奇、陈贝儿、郭洋子、庞玮。

参演嘉宾中有成龙、刘德华、李克勤、任达华、古巨基、陈慧娴、张柏芝、容祖儿、赵雅芝、吕良伟、温兆伦、杨千嬅、杜德伟、赵传、章子怡、黄渤、周深、阿云嘎、张靓颖、李宇春、周笔畅、李玉刚、艾敬、谭维维、关晓彤等,更有特邀嘉宾徐小凤、汪明荃两位高龄的传奇艺术家惊喜出场。

“又见明月升湾区,此心安处是吾乡。”“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品牌。2021年中秋月圆夜于深圳成功举办,引起热烈回响,深度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民众文化生活交流。

时隔两年,“湾区升明月”在香港唱响,溯源经典,着眼当下,畅想未来。经典引发共鸣,带来“回忆杀”,那绝不是“杀回忆”:成龙演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激荡着“要致力国家中兴”;刘德华演唱《中国人》,澎湃着中华的声音;汪明荃演唱《万水千山总是情》,唤回一代人的美好青春……

同台演出,自然有比较。内地娱乐歌星的表现,比港台影视明星差太多。网友评论:“2023湾区升明月晚会,内娱歌手集体翻车,港星狠狠撕开内娱遮羞布!”“内娱歌手,水平不够,假唱来凑;跑调严重,‘丢脸’丢到大湾区!”“炸裂,陈慧娴的坚持,张柏芝的美丽,李克勤的零瑕疵,徐小凤的殿堂级……太多回忆、祝福!要是把内地那些‘鲜肉流量’去掉就完美了!”

确实,“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无论是歌曲的经典程度,还是歌星的敬业精神;无论是基本功底,还是现场发挥,“内娱歌手”都全面落后,只有周深等几位歌手差强人意,其他鲜有亮点,倒是糟点多多。

窃以为,两者最大的区别和重要原因,就在于:香港影视歌星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强于内地歌手。

C

“带头大哥”成龙,出生于香港,原名陈港生,他成功打入美国好莱坞,被外媒评为“史上最伟大的20位动作巨星”之首,他的“国际化”自不待言。

以名气比成龙大哥小一点的杜德伟为例。这次在晚会压轴的第五单元中,杜德伟演唱了经典代表曲目《信自己》,被称为“炙热再现唱跳舞台,尽显亚洲舞王魅力”。“信世间始终会美,信战争有天枯死,信四海许多正气,信这些不变的真理……”《信自己》原是杜德伟与叶倩文合唱的一首歌曲,曾荣获1991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奖。

生于香港的杜德伟,被称为华语乐坛的“完美情人”。他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科技学院;他1985年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参加香港第四届新秀歌唱比赛,击败李克勤、周慧敏、草蜢等一众选手,夺得冠军,进入了演艺圈;他是华语乐坛早期曲风西化的歌手,是把蓝调等引入华语乐坛的先驱之一;他于2014年至2015年在中国香港澳门,在加拿大多伦多、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了多场“极杜世界巡回演唱会”;他还是新加坡政府宣导交通巴士的环保大使……

试问,咱们的“内娱歌手”,谁有这样的经历,还去做新加坡环保大使的?

张柏芝这次出场,演唱了歌曲《星语心愿》,她真是一位“乘风破浪的姐姐”。张柏芝1980年出生于香港,妈妈是英国国籍。与歌星李玟很像,她孩提时代父母就离婚了。她随母亲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求学,返回中国香港后,被星探发现而出道,曾被誉为“玉女派掌门人”……

在这次“湾区升明月”晚会上,我很期待能看到李玟的演出,但她没有出现,原来她病了,几天之后的2023年7月5日,她轻生辞世了,这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李玟生于香港,父亲是印尼华侨,母亲祖籍在内地,童年时随母亲迁居美国,后来又回到中国香港,很快成为万众瞩目的“港台明星”,继而嫁给加拿大富商——一口流利英语的李玟,是典型的“国际范”。

“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相比之下,以“小鲜肉”为主组成的“内娱明星”群体,只在“舞台小世界”里打转,与“世界大舞台”没啥本质性的接触,更别提融入了,反正受众、粉丝有不少,自我感觉良好得不行。这个其实与中国男足有些相似,自我陶醉可以,拉出去比试,立马相形见绌;男足球员中就算有几个去国外踢过球,即使国内联赛中有几名外籍球员加进来,也改不了在封闭体制内“封闭成长”的实质。

湾区升明月,金曲聚香江。不仅演艺人才要有国际化视野,词曲也要呈现“国际范”,那样才能成为“金曲”。作词作曲如果总是“向内收缩”,只为迎合而创作,那基本上不会好到哪里去,却很有可能成为“文化糟点”。

“湾区升明月”晚会被称为“全明星、全金曲、全爆款、全共鸣,以电影音乐为媒,共享歌曲之美、和合之美”,其实不尽然。“全明星”中,不少所谓“内娱明星”名不副实;“全金曲”中,一些新创作的应景之作压根就不是金曲,注定不会流传广泛久远;说是“全爆款”,那颇有点“吹牛”的味道了,看看“内娱明星”中多少是唱“破”了而不是唱“爆”了;至于“全共鸣”,那基本上只能对于港台明星而言,确实引发了普遍的共情与共鸣。

D

文化是生存结构的反映。毫无疑问,香港文艺人才,国际化的视野比内地要广阔,这是“人的国际化”的结果。

香港是国际大都会。国际化是香港的优势、特色,也是命脉,经贸是这样,金融是这样,文化同样也是这样。经济因自由与开放而繁荣,文化的繁荣同样也离不开自由与开放。

香港其实可以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成为国际文化中心之一。

2022年10月,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中讲到,特区政府将成立“文化委员会”,将制订新的“十年文化艺术设施发展蓝图”,促进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霍启刚在2021年12月当选立法会议员时,谈到外界对香港文化的一些质疑,他认为香港文化一直是多姿多彩的,一些艺术团体在国际上屡屡获奖,“比如交响乐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吸引很多国际人才、内地人才来香港。国家支持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也是出于对香港文化的认可。”

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做好了,香港的文化时空一定会更加璀璨。先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打造好,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向“国际文化中心”进发。

文化的回望、守望和展望,都需要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具备国际化的视野,那样才能真正站得高、立得稳、望得远。

(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供稿)

责任编辑:Devin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