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调查:义工贡献香港GDP 7.45% 彭韵僖指仍有发展空间

调查发现九成受访人曾参与义务工作,义务工作的等值经济产出每年可达2106亿港元。

义务工作发展局上月委托香港恒生大学市场学系一项有关“香港义务工作”的调查,今日举行记者会。(点新闻记者冯沛贤摄)

港府自1998年开始推展“义工运动”,经过多年推广,义工服务的文化亦愈趋普及。义务工作发展局上月委托香港恒生大学市场学系一项有关“香港义务工作”的调查,并于今日(19日)举行记者会。调查发现九成受访人曾参与义务工作,义务工作的等值经济产出每年可达2106亿港元,义务工作发展局表示数字令人鼓舞,可是仍有发展的空间,未来将继续加强义工服务推广。

为了解香港人参与义务工作的情况并作深入分析,为制定未来义务工作发展提供策略方向,宣扬“关爱香港人人行义”的精神。研究团队今年6月透过网上和实体访问方式,成功访问了661名受访者。香港恒生大学市场系助理教授邝家麒博士表示,超过九成多的受访者曾在过去5年内参与义务工作,过去一年内有参与义务工作的人数占整体受访者76%。每月平均投入义务工作的时数约为12.84小时,受访者自觉参与度平均得分是7.38(满分10分),反映受访者参与义务工作情况投入。

邝家麒表示,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受访者组别在过去一年参与义务工作的比率是54.7%,有近四成的青年人(30岁或以下)以自发或非组织形式参与义务工作,六成喜欢与朋友或同学老师等结伴做义工服务,比例上较其他的年龄组别为高。对比之下,51至64岁和65岁或以上的受访者,平均每月投入于义务工作的时数分别达13.64小时和22.59小时,较年长的投入义务工作的时间较多,但却缺乏合适的技能。

调查发现义工有意参与更多不同的服务,范围亦不限于香港之内。邝家麒指出,8.6%人最希望参与保育环境义工服务、6.3%教育服务(如师友计划)、5.9%动物权益/保护服务。其中30岁以下的人士有3.5%希望参与国际会议义工。除了参与本地义务工作外,有三成多受访者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到大湾区及内地其他地方参与义务工作。

邝家麒又指,现时全球约有10亿名活跃义工贡献相等于全球2.4% GDP,调查结果显示,香港人当义工的等值经济产出可达2106亿港元,约相当于香港2022年生产总值7.45%,成绩令人鼓舞,数字反映出香港人在义务工作上的经济贡献平均在世界之上,可是与澳洲的14% GDP相比,香港在义务工作普及方面,应仍有发展的空间。

义务工作发展局主席彭韵僖律师表示,今次调查数字感到鼓舞,认为义务工作普及仍有发展空间。她分析指,在青年人群体中,六成多喜欢结伴参与义务工作及倾向参与自发的服务,去年推出的“香港义工奖”设立爱心学校奖项系列,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与义务工作,局方希望学校把义工服务融入校园,成为恒常活动之一,鼓励没有时间参与义工服务的青年人,与同学、老师、家人、以至跨代一同参与,服务社会,并透过“4C青年义工领袖计划”,让青年人发挥创意和自行策划服务的元素,吸引更青年人参与。

针对长者义工及义工的技能提升,彭韵僖表示,义务工作发展局亦设立香港义工学院,推动优质义工服务,为各界义工、义工领袖及义工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专业咨询服务,出版义务工作参考资料及教材。香港作为盛事之都,局方将呼吁非牟利组织于国际盛事及大型活动,如渣打香港马拉松、香港旅游发展局举办的国际龙舟邀请赛、花车巡游等,善用义工,让他们扩阔视野,未来将安排与大湾区义工团体交流服务经验及心得。

现场亦有义工分享个人的体会。今年升中六的蔡卓欣已经参与义工服务4年,她表示,义工工作不单令她感到快乐,更令她增加不少人生经验,她亦从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又指自己是朋友陪同下才开始参与义工,形容朋友是十分重要的动力。另一方义工刘女士已经参与义工服务15年以上,现时已经退休,可是仍有定时工作,她亦指透过义工服务自己学到不少新知识,帮助别人亦令她感到人生十分有意义。

义工发展局总干事李佩琪表示,疫情未有影响市民做义工的热情,反而提供更多的义工服务机会,义工参与抗疫工作,包括包装抗疫用品,上门采访有需要人士,派送物资等。尽管疫情过去,局方继续透过网上平台为有需要人士及义工作配对,现时平台的使用情况良好,登记账户人数已达10万,香港的义工普遍率亦由2009年62%增加至现时的91%,局方去年与民青局合办“香港义工奖”,以表彰义工、企业、各界机构和团体、屋邨屋苑、学校以及义工协作计划对社会的付出和贡献,透过他们的助人故事,鼓励更多市民积极投入义务工作,关顾弱势社群,传扬爱心,详细消息将于7月24日公布。

责任编辑:苏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