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疫情影响子女情绪和社交能力 狄志远倡评估全港学生精神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82.48%)受访家长认为疫情期间子女情绪受到影响。

香港家庭教育学院于7月18日至8月2日期间进行一项有关“复常后的亲子关系及精神健康”的意见调查。

香港家庭教育学院于7月18日至8月2日期间进行一项有关“复常后的亲子关系及精神健康”的意见调查,希望了解家长对复常后亲子关系及精神健康的看法。今日(14日)公布调查结果,立法会议员、香港家庭教育学院总监狄志远,香港家庭教育学院副主席余荣辉等人出席。

据介绍,调查以电话访问形式在全港随机抽样访问有子女就读中小幼的家长,成功访问1033人,当中有405位幼稚园学生家长,434位小学家长和194位中学家长。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82.48%)受访家长认为疫情期间子女情绪受到影响,当中超过六成(53.41%)偶尔感到情绪低落、抑郁或绝望;超过八成(84.8%)受访者认为子女疫情停课期间曾感到没有动力,做任何事都觉得沉闷,或者根本不想做任何事。此外,近七成(67.67%)受访者认为子女疫情停课期间不愿意,或害怕他人沟通和接触。

另外,调查中关于家长经历疫情后,子女的学习进度、社交能力及精神健康三方面受到多大程度的负面影响方面,超过九成(92.2%)受访者家长认为子女的社交能力受到负面影响,超过六成(63.8%)受访者家长认为子女的精神健康有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调查亦请受访家长为亲子关系及家庭快乐指数评分(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结果近一成半(15.68%)受访家长认为与子女关系不合格(1~2分),亲子关系平均分只有 3.63分。在家庭快乐指数方面,平均分亦只有3.65分。

余荣辉认为,家长宜多聆听子女担忧,给予他们表达担忧和恐惧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被尊重和理解。提升社交能力方面,家长可多鼓励子女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和扩阔社交圈子,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友谊和关系,提升并加强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感。同时,家长应提醒子女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要多尊重及包容朋友之间不同的意见,也要关爱彼此。

他续指,家长可与子女一起讨论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和日程安排,例如鼓励子女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分配,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及责任感,逐渐追回学习进度。

此外,他建议学校为学生组织身心健康工作坊和活动,包括压力管理技巧培训、情绪表达练习、团队合作活动和身心放松练习等,亦可举办家长教育活动,例如家长减压小组、身心健康教育活动等,提供舒缓情绪压力资讯,并促进家校合作,亦可增强家长对孩子身心及精神健康的关注。

就政府政策层面,狄志远建议政府成立“关注学生精神健康专责小组”,专责小组可由劳工及福利局、医务卫生局和卫生署组成,委任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社工等专业人士担任成员。由专责小组制定筛查工具,为学生及家长作精神健康状况评估,包括统一评分标准,例如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建议筛查对象为全港学校及社区。而学校方面,可以中学作第一试点,中学生优先作精神健康评分,此后再推行至小学;社区方面,可利用社区地区康健中心帮市民进行精神健康筛查,按照不同程度风险个案转介跟进,而当中的个人资料对外保密,仅供小组作后续跟进之用。最后狄志远亦建议政府加强公众教育,教导一般市民自行评估个人情绪健康,使其意识到自身状况,以及管理好自己情绪健康的方法,例如练习冥想和放松技巧等,可预防情绪健康的恶化等。

应对九月开学季,香港家庭教育学院提供小贴士,鼓励家长向学生解释开学即将发生的变化,说明即将来临新的课程或面对新的学习环境等;并与子女一起讨论和制定新学年的目标和计划,让孩子感到更有动力和期待。同时,家长也可与子女共同学习“破冰技巧”,例如准备一些与同学分享的零食、打开话题等等,也要提醒子女在与人相处时要多尊重、多关爱、多包容和有责任感。

责任编辑:苏静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