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今日(29日)就2023年施政报告提出10大项、61小项的建议。
教联会主席黄锦良讲解有关进一步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分别是通过不同形式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国粹与中华民族艺术,希望能激发学生国家认同感、为与内地学校结成姊妹学校的本港学校提供更多计划津贴,促进两地学校交流活动、增加资源在本地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场所,支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以及发挥内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优势,助力香港国民教育。他提到内地已建设超过500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覆盖不同主题,特区政府应设法去加强内地政府的联系,为香港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可设身处地到内地感受与学习,提升香港国民教育的效果。
教联会会长刘智鹏谈及维护教师专业和质素及对应专上教育政策。他点出前者有6点建议,包括加大力度推动内地考察团及培训课程、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新机制处理教师专业失德个案,应如很多公职失德一样设立独立委员会,由调解专业资格、心理学背景或有训辅经验的教学人员担任委员去调查个案,令教师专业失德有较公正和专业方法处理、定时公开投诉细节、持续检视及优化基本法测试安排,还有提供专款聘用代课老师。
刘智鹏续指,对应专上教育政策方面有9项建议,第一点是增加资源推动专上学生认识“二十大”国家改革开放、加强对大专学生的国民教育、推动大专院校开办配合“十四五”规划内“八大中心”构想的课程、为香港长远产业发展制订蓝图、加快与大湾区9市的两地资历互认合作框架、为自资院校提供大湾区推广资源,开拓生源、检讨大学校长遴选、聘任及续任机制、提供更多经费,支援专上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他认为社会未必察觉这方面的紧迫性,最近10年整个国际形势转变,令学术研究扮演更重要角色,惟香港博士生与教授比例相当低,一个教授可能带不到两个博士生,浪费教育资源,故政府有需要加大推动支援这方面的资源,以及规划新一轮配对补助金计划。
教联会副会长邓飞就香港STEAM教育、应对学龄人口下降与激活人口家庭友善的建议。他提出特区政府教育部门应清晰介定STEAM教育到底学习什么,否则STEAM教育在基础教育上只沦为课外活动。至于应对学龄人口下降方面,邓飞希望政府在学校合并重置方面可给予更多时间消化新生源,并在估算生源方面可大胆进取些,不须太受人口出生率与移民因素束缚,特别是劳福局对人口估算较乐观,担心重演小学把大量学生塞在一个课室。文凭试应成为筛选境外学生的标准,才能把它变成国际化与区域化。
另一位教联会副会长朱国强就正向教育与精神健康、关注幼稚园营运问题、提升校园设施与培养香港学童对阅读兴趣与幸福感。他提到有学生需轮候一年多才看到精神科医生,完全照顾不到其需要,政府应加强支援以缩短轮侯时间。当局还应调高每名幼稚园学童单位资助额,放宽全日班申请增加学费门槛,同时应把全日班资助额比半日班多50%。朱国强还促请政府设立专项津贴,以专案方式为校舍提供升级改造,以及教育局应确定阅读教育的政策指引与做好职权定位及监管,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